出自宋代晁說之《致仕歸東里》:
板令懸車欠四年,散關(guān)如砥去欣然。
鄭州門首人爭入,誰伴山翁老洧淵。
注釋參考
板令
(1).律令,法令?!逗鬂h書·應(yīng)劭傳》:“竊不自揆,貪少云補(bǔ),輒撰具《律本章句》、《尚書舊事》、《廷尉板令》……凡二百五十篇?!?王先謙 集解引 惠棟 曰:“ 漢 有尉律,廷尉所用之律?!?/p>
(2).詔令?!妒勒f新語·方正》“ 高貴鄉(xiāng)公 薨” 劉孝標(biāo) 注引 晉 習(xí)鑿齒 《漢晉春秋》:“﹝ 曹髦 ﹞曰:‘ 司馬昭 之心,路人所知也。是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dāng)與卿自出討之?!?王經(jīng) 諫不聽,乃出懷中板令投地曰:‘行之決矣!’”
懸車
(1).形容險(xiǎn)阻。 唐 杜甫 《提封》詩:“借問懸車守,何如儉德臨?!?仇兆鰲 注:“即所謂在德不在險(xiǎn)?!眳⒁姟?懸車束馬 ”。
(2).古代記時(shí)的名稱。指黃昏前一段時(shí)間?!痘茨献印ぬ煳挠?xùn)》作“縣車”。 三國 魏 繆襲 《挽歌詩》:“白日入 虞淵 ,懸車息駟馬?!?明 何景明 《古冢賦》:“哀懸車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p>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云。 漢 班固 《bai{1*1}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zhí)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老去避賢者……懸車,示不用也。”《舊唐書·李百藥傳》:“及懸車告老,怡然自得?!?清 方文 《蕭先生六十》詩:“華簪曾佐大長秋,六十懸車未白頭?!?/p>
(4).借指七十歲?!吨軙ろf孝寬傳》:“ 孝寬 每以年迫懸車,屢請(qǐng)致仕。”
(5).指隱居不仕?!逗鬂h書·陳寔傳》:“時(shí)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徵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yǎng)老。” 清 施閏章 《送孫豹人舍人歸揚(yáng)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貴,不隕穫於貧賤,雖有蒲輪之徵,不改懸車之素,可謂皭然無忝處士者也?!?/p>
散關(guān)
即 大散關(guān) 。在 陜西省 寶雞市 西南 大散嶺 上。當(dāng) 秦嶺 咽喉,扼 川 陜 間交通,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三國 魏 曹操 《秋胡行》之一:“晨上 散關(guān) 山,此道當(dāng)何難!” 宋 陸游 《觀長安城圖》詩:“ 三秦 父老應(yīng)惆悵,不見王師出 散關(guān) 。” 清 吳偉業(yè) 《圓圓曲》:“ 斜谷 云深起畫樓, 散關(guān) 月落開粧鏡?!眳⒁姟?大散關(guān) ”。
欣然
欣然 (xīnrán) 非常愉快地 joyfully;readily 欣然受邀 欣然規(guī)往?!獣x· 陶淵明《桃花源記》 宋將軍欣然曰?!?明· 魏禧《大鐵椎傳》晁說之名句,致仕歸東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