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周端臣《讀黨籍碑》:
黨籍碑成國步屯,忠臣埋沒瘴鄉(xiāng)塵。
興衰未必皆關(guān)數(shù),治亂由來實(shí)來人。
雷昔震陵天已怒,石今漫減世尤珍。
九原難叫諸賢起,一掬傷心淚染布。
注釋參考
黨籍碑
即黨人碑。 宋 徐度 《卻掃編》卷中:“ 崇寧 初, 蔡太師 ……取 元祐 廷臣及 元符 末上書論新法之人,指為謗訕而投竄之,又籍其名氏刻之于石,謂之黨籍碑,且將世世錮其子孫?!?清 王士禛 《<使粵集>序》:“至於磨崖碑、黨籍碑?dāng)?shù)篇,於前代興亡人才消長之際,尤不啻三致意焉?!眳⒁姟?黨人碑 ”。
成國
大國?!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俺蓢贿^半天子之軍, 周 為六軍,諸侯之大者,三軍可也。” 杜預(yù) 注:“成國,大國。” 孔穎達(dá) 疏:“方四百里以上為成國。” 宋 沉遘 《五言送李瑜通判潤州》:“在昔為成國,於今亦大州?!?/p>
忠臣
忠臣 (zhōngchén) 忠于君主,為君主效忠的官吏 official loyal to his sovereign 忠臣之分。——《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埋沒
埋沒 (máimò) 埋在地下 bury;lay an ambush;lie in ambush 生男埋沒隨百草。——唐· 杜甫《兵車行》 棺材被土埋沒了 使顯露不出來,不能發(fā)揮作用 hold back;stifle 埋沒人材瘴鄉(xiāng)
指南方有瘴氣的地方。 唐 白居易 《京使回累得南省諸公書》詩:“瘴鄉(xiāng)得老猶為幸,豈敢傷嗟白髮新?!薄都魺翕旁挕ぢ牻?jīng)猿記》:“有知己者,薦為 端州 巡官。念瘴鄉(xiāng)惡土,實(shí)不愿行?!?明 張佳胤 《烏蠻灘》詩:“我本 西梁 道上人,瘴鄉(xiāng)奔逐胡為爾。”
周端臣名句,讀黨籍碑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