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氣類感,草木臭味親
出自宋代李流謙《贈(zèng)別》:
水火氣類感,草木臭味親。
君看金石交,分篤均天倫。
朅來東川游,結(jié)友輕雷陳。
諸君盡豪俊,著我漫浪身。
酒斟約無算,詩(shī)妙各有神。
人事不可知,變態(tài)生逡巡。
一代韓荊州,大木臥龍鱗。
客禽失危巢,翩翩傍叢榛。
斗升何細(xì)碎,朱絲恐生塵。
知已淚再滴,離群恨方新。
去茲勝社難,胸腹傷人神。
臨岐俗何語(yǔ),一味唯酸辛。
歲晚念裘褐,幸勿忘騷人。
注釋參考
水火
水火 (shuǐhuǒ) 水和火 fire and water 水火無情 比喻根本對(duì)立的事物 inborn hostility 備曰:“今指與吾為水火者, 曹操也?!薄度龂?guó)志·龐統(tǒng)傳》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 比喻災(zāi)難、艱險(xiǎn) disaster 當(dāng)統(tǒng)治者昏庸腐朽,…人民英雄就揭竿而起,把反抗強(qiáng)權(quán),救民于水火之中作為自己的理想?!冻绺叩睦硐搿? 水火 (shuǐhuǒ) 指大小便 stool and urine氣類
(1).意氣相投者。語(yǔ)本《易·乾》:“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則各從其類也。” 三國(guó)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至於臣者,人道絶緒,禁固明時(shí),臣竊自傷也,不敢乃望交氣類,脩人事,敘人倫?!薄段倪x·任昉<王文憲集序>》:“弘長(zhǎng)風(fēng)流,許與氣類?!?劉良 注:“氣類,謂同氣相求,方以類聚也?!?清 趙翼 《再簡(jiǎn)稚存》詩(shī):“固知聲名播,兼恃氣類聯(lián)。” 魯迅 《二心集·“硬譯”與“文學(xué)的階級(jí)性”》:“作者雖然單獨(dú)執(zhí)筆,氣類則決不只一人,用‘我們’來說話,是不錯(cuò)的?!?/p>
(2).氣質(zhì)同類者。 唐 白居易 《秋蝶》詩(shī):“朝生夕俱死,氣類各相從?!薄顿Y治通鑒·晉惠帝永興元年》:“ 鮮卑 、 烏桓 ,我之氣類,可以為援,奈何擊之!” 胡三省 注:“ 鮮卑 、 烏桓 , 東胡 之種,與 匈奴 同稟北方剛強(qiáng)之氣,又同類也?!?/p>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兑住だぁ罚骸疤斓刈兓?,草木蕃?!?唐 韓愈 《送李愿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yáng)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明 劉基 《<悅茂堂詩(shī)>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bào)乾坤之施。”
臭味
臭惡之氣味。《周禮·天官·內(nèi)饔》“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 漢 鄭玄 注:“腥臊羶香可食者,是別其不可食者,則所謂者皆臭味也?!?清 趙翼 《裙帶魚臭如醃鲞莪洲白門乃酷嗜詩(shī)以調(diào)之》:“臭味輼輬不可親,嗜痂偏作席間珍?!?/p>
(1).氣味。 漢 仲長(zhǎng)統(tǒng) 《昌言下》:“性類純美,臭味芬香,孰有加此乎?” 宋 蘇軾 《題楊次公蕙》詩(shī):“蕙本蘭之族,依然臭味同?!?/p>
(2).比喻志趣。 漢 蔡邕 《玄文先生李休碑》:“凡其親昭朋徒,臭味相與,大會(huì)而葬之?!?唐 元稹 《與吳端公崔院長(zhǎng)五十韻》:“吾兄諳性靈, 崔子 同臭味。投此掛冠詞,一生還自恣。” 清 方苞 《贈(zèng)潘幼石序》:“豈臭味之同,雖先生亦有不能自主者耶?”
(3).比喻同類?!蹲髠鳌は骞四辍罚骸?季武子 曰:‘誰敢哉!今譬於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杜預(yù) 注:“言同類?!?唐 李百藥 《房彥謙碑》:“且復(fù)留連宴賞,提攜臭味,登山臨水,必動(dòng)詠言?!?宋 蘇軾 《下財(cái)啟》:“夙緣契好,獲媾婚姻,顧門閥之雖微,恃臭味之不遠(yuǎn)?!?/p>
李流謙名句,贈(zèng)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