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憐榮末座,前日別池籠
出自唐代楊汝士《和段相公登武擔(dān)寺西臺(tái)》:
清凈此道宮,層臺(tái)復(fù)倚空。
偶時(shí)三伏外,列席九霄中。
平視云端路,高臨樹杪風(fēng)。
自憐榮末座,前日別池籠。
注釋參考
自憐
亦作“ 自憐 ”。自傷;自我憐惜。 漢 王褒 《九懷·通路》:“陰憂兮感余,惆悵兮自憐?!?晉 束晳 《貧家賦》:“行乞貸而無處,退顧影以自憐?!?北齊 顏之推 《神仙》詩:“鏡中不相識(shí),捫心徒自憐?!?唐 岑參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詩:“自憐無舊業(yè),不敢恥微官?!?宋 歐陽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憐霜鬢惜年華?!?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學(xué)生和玉佛》:“驚擾詎云妄?奔逃只自憐?!?/p>
見“ 自憐 ”。
末座
末座 (mòzuò) 分座位時(shí),座次最后的位子 the least prominent seat前日
前日 (qiánrì) 前天,昨天的前一天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招前日賓客?!濉?侯方域《壯悔堂文集》楊汝士名句,和段相公登武擔(dān)寺西臺(tái)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3不要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