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長卿《臨江仙(楊柳)》:
十里春風楊柳路,年年帶雨披云。
柔條萬縷不勝情。
還將無意眼,識遍有心人。
餓損宮腰終不似,效顰總是難成。
只愁秋色入高林。
殘蟬和落葉,此際不堪論。
注釋參考
柔條
(1).嫩枝;柔軟的枝條。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宋 陳亮 《賀新郎·同劉元實唐與正陪葉丞相飲》詞:“手弄柔條人健否?猶憶當時雅趣?!?茅盾 《子夜》十八:“她一伸手就折斷了那柔條?!?/p>
(2).特指垂柳的枝條。 唐 李白 《惜馀春賦》:“醉愁心于垂楊,隨柔條以糾結(jié)?!?宋 沉遘 《發(fā)瓦橋十里而河梁敗還坐客亭復(fù)上馬戲詠道旁垂柳》:“柔條秀絶向人甚,忍不從容折一枝?!?元 無名氏 《度柳翠》第四折:“曾向 章臺 舞細腰,行人幾度折柔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