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岳《人日》:
柳思花情曉夜春,空山煙山亦精神。
閒中富貴陽和月,靜處乾坤自在身。
久悟前三吾是客,又經(jīng)上七日為人。
一蓑耕綠山南北,有賦何煩問大鈞。
注釋參考
三吾
唐 元結(jié) 有 浯溪 、 吾亭 、 峿臺 ,合稱三吾。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三:“ 元次山 ( 元結(jié) )結(jié)屋 浯溪 之上,有三吾焉。因水而吾之,則曰 浯溪 ;因屋而吾之,則曰 吾亭 ;因石而吾之,則曰 峿臺 ,蓋取吾所獨有之意?!?宋 楊萬里 《和蕭判官東夫韻寄之》:“歸路新詩合千首,幾時乘興更三吾。”原注:“ 浯溪 、 吾亭 、 峿臺 , 永 人謂之三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