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園詩,應(yīng)待先題,嘶馬平康
出自宋代吳文英《高陽臺(壽毛荷塘)》:
風(fēng)裊垂楊,雪銷蕙草,何如清潤潘郎。
風(fēng)月襟懷,揮豪倚馬成章。
仙都觀里桃千樹,映曲塵、十里荷塘。
未歸來,應(yīng)戀花洲,醉玉吟香。
東風(fēng)晴晝濃如酒,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
燕子重來,明朝傳夢西窗。
朝寒幾暖金爐燼,料洞天、日月偏長。
杏園詩,應(yīng)待先題,嘶馬平康。
注釋參考
杏園
(1).杏樹園。 唐 劉長卿 《過鄭山人所居》詩:“寂寂孤鶯啼杏園,寥寥一犬吠桃源?!?前蜀 牛嶠 《酒泉子》詞:“記得去年,煙暖杏園花正發(fā),雪飄香。”
(2).園名。故址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郊 大雁塔 南。 唐 代新科進(jìn)士賜宴之地。 唐 賈島 《下第》詩:“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鄉(xiāng)。 杏園 啼百舌,誰醉在花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 神龍 已來, 杏園 宴后,皆於 慈恩寺 塔下題名。同年中推一善書者紀(jì)之。”
(3).泛指新科進(jìn)士游宴處。 宋 王禹偁 《初拜拾遺游瓊林苑》詩:“ 杏園 鶯蝶如相識,應(yīng)恠重來蒨綬香。”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捷報(bào)》:“ 杏園 料已題詩罷,望 長安 使人悲詫?!?清 葆光子 《物妖志·木類·柳》:“杏園一宴,桃李春官?!?/p>
(4).古 黃河 渡口名。 唐 郭子儀 曾自此渡 河 討 安慶緒 。今為 河南省 汲縣 杏園鎮(zhèn) 。 唐 杜甫 《垂老別》詩:“ 土門 壁甚堅(jiān), 杏園 度亦難。”《新唐書·郭子儀傳》:“ 子儀 自 杏園 濟(jì) 河 ,圍 衛(wèi)州 ?!?/p>
應(yīng)待
(1).應(yīng)接;接待。《墨子·非命上》:“外無以應(yīng)待諸侯之賓客,內(nèi)無以食饑衣寒。”《韓詩外傳》卷十:“為賓客莫應(yīng)待邪?則行人 子牛 在?!?唐 韓愈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中人使授命書,應(yīng)待失禮?!?前蜀 尹鶚 《清平樂》詞:“應(yīng)待少年公子,鴛幃深處同歡?!?/p>
(2).猶應(yīng)對?!段淖印の⒚鳌罚骸暗揽梢匀?,可以強(qiáng);可以柔,可以剛;可以陰,可以陽;可以幽,可以明;可以苞裹天地,可以應(yīng)待無方?!?/p>
平康
(1).平安?!稌ず榉丁罚骸捌娇嫡?,彊弗友剛克,燮友柔克?!?孔 傳:“世平安用正真治之?!币徽f,中正和平。 曾運(yùn)乾 正讀:“平康者,中正和平,不剛不柔也?!薄段簳と纬峭踉苽鳌罚骸捌娇抵?,可以寄安?!?/p>
(2). 唐長安 丹鳳街 有 平康坊 ,為妓女聚居之地。亦稱 平康里 。 唐 孫棨 《北里志·海論三曲中事》:“ 平康 入北門,東迴三曲,即諸妓所居?!?元 李好文 《長安志圖》:“ 平康 為 朱雀街 東第三街之第八坊?!焙笠蛞詾榧伺拥姆悍Q。 宋 杜安世 《山亭柳》詞:“暗添春宵恨,恨平康恣迷歡樂?!?清 錢泳 《履園叢話·笑柄·情癡》:“有 紫珊居士 者,喜步平康,一日游 秦淮河 上,與妓者 翹云 相愛甚篤。” 方榮杲 《題紅薇感舊記》詩:“那知義俠出平康,羞煞 邯鄲 擊劍郎?!?/p>
吳文英名句,高陽臺(壽毛荷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