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軾《鰒魚行》:
漸臺人散長弓射,初啖鰒魚人未識。
西陵衰老繐帳空,肯向北河親饋食。
兩雄一律盜漢家,嗜好亦若肩相差。
食每對之先太息,不因噎嘔緣瘡痂。
中間霸據(jù)關(guān)梁隔,一枚何啻千金直。
百年南北鮭菜通,往往殘馀飽臧獲。
東隨海舶號倭螺,異方珍寶來更多。
磨沙瀹沈成大胾,剖蚌作脯分馀波。
君不聞蓬萊閣下駝棋島,八月邊風(fēng)備胡獠。
舶船跋浪黿鼉震,長镵鏟處崖谷倒。
膳夫善治薦華堂,坐令雕俎生輝光。
肉芝石耳不足數(shù),醋芼魚皮真倚墻。
中都貴人珍此味,糟浥油藏能遠(yuǎn)致。
割肥方厭萬錢廚,決眥可醒千日醉。
三韓使者金鼎來,方奩饋送煩輿臺。
遼東太守遠(yuǎn)自獻(xiàn),臨淄掾吏誰為材。
吾生東歸收一斛,包苴未肯鉆華屋。
分送羹材作眼明,卻取細(xì)書防老讀。
注釋參考
舶船
海船。亦泛指大船。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 司馬錯 率 巴 蜀 眾十萬,大舶船萬艘,米六百萬斛,浮 江 伐 楚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藥議》:“ 章憲太后 有旨,令於舶船求此二物。” 宋 孔平仲 《續(xù)世說·政事》:“ 李勉 在 廣州 ,性廉潔,舶船米都不檢閲。先是,舶船泛海至者歲才四五, 勉 之末年,至者四十餘?!?/p>
跋浪
破浪;踏浪。 唐 杜甫 《短歌行贈王郎司直》:“豫章翻風(fēng)白日動,鯨魚跋浪滄溟開?!?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積水潭》:“是夜聞有跋浪聲,平旦視之,已徙去矣。” 陳毅 《淮河晚眺》詩:“云山入眼碧空盡,我欲騎鯨跋浪歸?!?/p>
黿鼉
大鱉和豬婆龍?!秶Z·晉語九》:“黿鼉魚鱉,莫不能化?!?宋 王安石 《金山寺》詩:“扣欄出黿鼉,幽姿可時睹。” 清 孫枝蔚 《金山》詩之一:“僧老黿鼉大,鐘殘鼓角哀?!?/p>
長镵
亦作“ 長攙 ”。古踏田農(nóng)具。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之二:“長鑱長鑱白木柄,我生託子以為命?!?元 王禎 《農(nóng)書》卷十三:“長鑱,踏田器也……在園圃區(qū)田,皆可代耕,比於钁劚省力,得土又多。古謂之蹠鏵,今謂之踏犁,亦耒耜之遺制也?!?明 徐光啟 《農(nóng)政全書》卷二一:“長鑱,踏田器也。鑱比犁鑱,頗狹,制為長柄,謂之長鑱?!?清 嚴(yán)如熤 《三省邊防備覽·策略》:“各保身家,長攙白梃,盡成勁旅?!?/p>
崖谷
崖谷 (yágǔ) 山崖 valley蘇軾名句,鰒魚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