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來知何處,歸路老更迷。
出自宋朝蘇軾《自雷適廉宿于興廉村凈行院》
荒涼海南北,佛舍如雞棲。
忽此榕林中,跨空飛栱枅。
當(dāng)門冽碧井,洗我兩足泥。
高堂磨新磚,洞戶分角圭。
倒床便甘寢,鼻息如虹霓。
僮仆不肯去,我為半日稽。
晨登一葉舟,醉兀十里溪。
醒來知何處,歸路老更迷。
注釋參考
何處
哪里,什么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tái)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dú)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gè)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歸路
歸路 (guīlù) 歸途;往回走的道路 homeward journey 孩子們?cè)诖髽淞掷镌阶咴竭h(yuǎn),終于迷失了歸路老更
宋 范仲淹 有《乞召杜衍等備明堂老更表》。參見“ 三老五更 ”。
蘇軾名句,自雷適廉宿于興廉村凈行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