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澆閣道滑,水凍繩橋脆
出自唐代岑參《送狄員外巡按西山軍(得霽字)》:
兵馬守西山,中國非得計(jì)。
不知何代策,空使蜀人弊。
八州崖谷深,千里云雪閉。
泉澆閣道滑,水凍繩橋脆。
戰(zhàn)士??囵?,糗糧不相繼。
胡兵猶不歸,空山積年歲。
儒生識損益,言事皆審諦。
狄子幕府郎,有謀必康濟(jì)。
胸中懸明鏡,照耀無巨細(xì)。
莫辭冒險(xiǎn)艱,可以裨節(jié)制。
相思江樓夕,愁見月澄霽。
注釋參考
閣道
(1).復(fù)道?!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jì)》:“先作前殿 阿房 ,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 南山 ?!?唐 王維 《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yīng)制》:“鑾輿迥出仙門柳,閣道迴看上苑花?!?清 王韜 《淞濱瑣話·藥娘》:“二室遙隔半里許,通以閣道,如亙長虹于半空?!?/p>
(2).棧道。 三國 魏 曹操 《假徐晃節(jié)令》:“此閣道, 漢中 之險(xiǎn)要咽喉也?!?唐 孫樵 《興元新路記》:“自 白云驛 西,并澗皆閣道。” 元 薩都剌 《次韻虞伯生學(xué)士入蜀代祀》:“閣道蹴云衣有潤, 蜀 天漏雨石無泥。”
(3).星名。屬奎宿?!妒酚洝ぬ旃贂罚骸白蠈m左三星曰天槍,右五星曰天棓,后六星絶漢抵營室,曰閣道?!?張守節(jié) 正義:“閣道六星在王良北,飛閣之道。” 清 錢謙益 《吳祖洲八十序》:“身雖引退,其聲光氣象尤映望于鉤陳、閣道之間。”
繩橋
用繩索連結(jié)兩岸,鋪以竹木而成的橋。 唐 杜甫 《寄董卿嘉榮十韻》:“下臨千仞雪,卻背五繩橋?!?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將至 青城 ,當(dāng)再渡繩橋。每橋長百二十丈,分為五架。橋之廣,十二繩排連之,上布竹笆,攢立大木數(shù)十於江沙中,輦石固其根,每數(shù)十木作一架,掛橋於半空,大風(fēng)過之,掀舉幡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六·彭氏詩》:“絶壁繩橋萬壑深,春風(fēng)何意此登臨。”
岑參名句,送狄員外巡按西山軍(得霽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