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出自先秦 孟子《孟子·離婁章句上·第一節(jié)》:
摘自《孟子·離婁章句上·第一節(jié)》
解釋:即使有離婁那樣好的視力,公輸子那樣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圓規(guī)和曲尺,也不能準(zhǔn)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即使有師曠那樣好的審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
原文摘要:
孟子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詩(shī)云:‘不愆不忘,率由舊章?!裣韧踔ǘ^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guī)矩準(zhǔn)繩,以為方員平直,不可勝用也;既竭耳力焉,繼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勝用也;既竭心思焉,繼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謂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上無道揆也。下無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義,小人犯刑,國(guó)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國(guó)之災(zāi)也;田野不辟,貨財(cái)不聚,非國(guó)
注釋參考
離婁之明
古代夜總會(huì)離婁的視力非常好,能于百步之外看到秋毫之末。比喻視力極佳。公輸
復(fù)姓。 春秋 時(shí)有 公輸班 ?;蚍Q 魯班 ,為 魯國(guó) 巧匠。班,或作“般”、“盤”。
師曠
春秋 晉國(guó) 樂師。善于辨音?!睹献印るx婁上》:“ 師曠 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眳㈤啞蹲髠鳌?、《國(guó)語(yǔ)》、《逸周書》、《莊子》、《呂氏春秋》等書。后以為聽覺超凡,善辨音律的偶像人物。 唐 楊炯 《渾天賦》:“螟何細(xì)兮, 師曠 清耳而不聞, 離朱 拭目而無見。”
不以
(1).不為,不因?!抖Y記·表記》:“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祿,不以大言受小祿。”《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p>
(2).不用;不靠?!睹献印るx婁上》:“ 離婁 之明, 公輸子 之巧,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宋 曾鞏 《上歐蔡書》:“故其言無不信聽,卒能成 貞觀 太平,刑置不以,居 成 康 上?!?洪深 《戲劇導(dǎo)演的初步知識(shí)》下篇:“合作完成演出,而不以自身取勝,不獨(dú)立吸引注意?!?/p>
(3).無論;不管?!顿Y治通鑒·后唐潞王清泰二年》:“或事應(yīng)嚴(yán)密,不以其日;或異日聽於閤門奏牓子,當(dāng)盡屏侍臣,於便殿相待?!薄对贰ば谭ㄖ疽弧罚骸半m有牙符而無織成圣旨者,不以何人,并勿啟,違者處死。”
六律
六律 (liùlǜ) 律,定音器(竹管)。共有十二個(gè),各有固定的音高和名稱:1.黃鐘(C),2.大呂( # C),3.太簇(D),4.夾鐘( # D),5.姑洗(E),6.中呂(F),7.蕤賓( # F),8.林鐘(D),9.夷則( # G),10.南呂(A),11.無射( # A),12.應(yīng)鐘(B),合稱十二律。區(qū)分開來,奇數(shù)(陽(yáng))稱六律,偶數(shù)(陰)稱六呂,合稱律呂。古書所說的六律,通常是就陰陽(yáng)各六的十二律而言的 six bamboo pitch pipes among the twelve不能
不能 (bùnéng) 不可能;不能夠 impotent;unable;incompetent;inefficient;powerless 又北向,不能得日?!鳌w有光《項(xiàng)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shí)現(xiàn) 〈方〉∶不允許,不可以 cannot afford;do not equal to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論 〈方〉∶不至于 may not;must not五音
五音 (wǔyīn) 中國(guó)五聲音階上的五個(gè)級(jí),相當(dāng)于現(xiàn)行簡(jiǎn)譜上的1、2、3、5、6。唐代以來叫合、四、乙、尺、工。更古的時(shí)候叫宮、商、角、徵( )、羽 the five note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five-tone scale 音韻學(xué)上指五類聲母的五類發(fā)音部位,即喉音、牙音、舌音、齒音和唇音 the five initial consonants (of Chinese syllables)孟子名句,孟子·離婁章句上·第一節(ji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烹飪都市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