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辛亥各口占十絕》:
柱史頌卿壓病身,年高拜立兩愁人。
龍鐘忽被還山詔,腰腳于今得欠伸。
注釋參考
龍鐘
龍鐘 (lóngzhōng) 年老體衰、行動不便的樣子。也指潦倒不得志的樣子 decrepit;senile 交結慚時輩,龍鐘似老翁。——李端《贈薛戴》 老態(tài)龍鐘 另指濕漉漉的樣子還山
(1).致仕;退隱。 南朝 梁 沉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末自 夏汭 ,固乞還山。權憇 汝南縣 境,固非息心之地。” 宋 劉克莊 《水調(diào)歌頭·喜歸》詞:“再拜謝不敏,早晚乞還山。” 清 汪懋麟 《九月十三日還山》詩之一:“幸遂還山愿,蕭然去國輕?!?/p>
(2).方言。山區(qū)人稱死后葬于山上。 周立波 《山鄉(xiāng)巨變》上六:“有人勸這老倌不立繼,開導他說:‘你有六七畝好田,飽子飽藥,百年之后,還怕沒得人送你還山?’”
腰腳
腰與腳。常表示人的體力。《梁書·處士傳·何胤》:“昔荷圣王眄識,今又蒙旌賁,甚愿詣闕謝恩,但比腰腳大惡,此心不遂耳?!?唐 杜甫 《寄贊上人》詩:“年侵腰腳衰,未便陰崖秋?!?宋 蘇軾 《送運判朱朝奉入蜀》詩:“為話腰腳輕,猶堪踏泉石?!?趙光榮 《里湖紀游》詩:“腰腳漸不勝,維時日亭午?!?陳毅 《莫干山紀游詞》:“千級石磴試腰腳,百尋澗底望高樓。天外云自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