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杯借聽歌聲醉,絕勝酸寒尉溧陽
出自宋代陳造《程言聚散有感次前韻》:
垂柳搖絲千尺長,柳陰深處轉(zhuǎn)鸝黃。
把杯借聽歌聲醉,絕勝酸寒尉溧陽。
注釋參考
把杯
拿著酒杯。 元 虞集 《題南野亭》詩:“前澗魚游留客釣,上林鶯囀把杯聽?!?/p>
借聽
(1).借別人的耳朵去聽。 唐 韓愈 《答陳生書》:“足下求速化之術(shù),不於其人,乃以訪 愈 ,是所謂借聽於聾,求道於盲?!?/p>
(2).指按照別人的話行事。 五代 牛希濟 《薦士論》:“諸侯所薦,率皆應(yīng)權(quán)倖之旨,承交游之命,取其虛名奏署,謂之借聽?!?/p>
歌聲
歌聲 (gēshēng) 聲帶經(jīng)頭腔和喉腔共鳴產(chǎn)生的樂音,與說話時聲音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特定音高上元音的拖長與否;唱歌的聲音 sound of songs 歌聲飛出窗外絕勝
1.最佳。 2.引申為最佳之處。 3.遠遠超過。酸寒
(1).猶寒酸。 唐 韓愈 《薦士》詩:“酸寒 溧陽 尉,五十幾何耄?!?元 馬致遠 《青衫淚》第一折:“他手里怎容得這幾個酸寒秀才?!?郁達夫 《春江感舊》詩之四:“佳婦而今歸帝子,腐儒自古苦酸寒。”
(2).引申為菲薄。 唐 韓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雖掾俸之酸寒,要拔貧而為富。” 清 吳資生 《就道錄別》詩:“憐我年半百,得官仍酸寒。”
陳造名句,程言聚散有感次前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