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棣《棲軒偶成呈同僚》:
我本山中人,勉強(qiáng)束冠帶。
欠伸輒有拘,似被天工械。
誰(shuí)令作此來(lái),政為窮所賣。
規(guī)彼五斗粟,折腰何足怪。
敢希拄頰傲,寧免望塵拜。
平生浩然氣,摧落甘伍噲。
茲軒粗可人,虛名供眼界。
得從黃奶游,佳處時(shí)一解。
多生作蠹魚,復(fù)此償書債。
雖抗塵土容,耿耿水壺在。
同僚多俊游,臺(tái)閣鹓鴻輩。
胸中有云夢(mèng)。
略不見(jiàn)芥蔕。
吏師有龔黃,民賊絕蜂蠆。
而我躡后塵,嘉谷雜稊稗。
詩(shī)壇欲尋盟,恐墮拋磚戒。
翻思石鼎句,自取侯郎敗。
終期探理窟,一洗荊榛隘。
得肉姑置之,大嚼聊發(fā)快。
注釋參考
終期
終期 (zhōngqī) 末期的;晚期的 terminal 終期癌理窟
(1).義理的淵藪。謂富于才學(xué)。《晉書·張憑傳》:“帝召與語(yǔ),嘆曰:‘ 張憑 勃窣為理窟?!?唐 陸龜蒙 《麈尾賦》:“理窟未窮,詞源漸吐。”
(2).指義理的奧秘。 元 侯克中 《挽姚左轄雪齋》詩(shī):“深探理窟得心傳,洞徹先天與后天?!?清 黃宗羲 《徵君沉耕巖墓志銘》:“為文深入理窟而出之清真?!?/p>
荊榛
(1).亦作“ 荊蓁 ”。泛指叢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蕪情景。 三國(guó) 魏 曹植 《歸思賦》:“城邑寂以空虛,草木穢而荊榛?!币槐咀鳌?荊蓁 ”。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一:“王風(fēng)委蔓草,戰(zhàn)國(guó)多荊榛。” 金 元好問(wèn) 《續(xù)小娘歌》之七:“傷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荊榛不見(jiàn)人?!?清 吳偉業(yè) 《十月下澣宴閬石蒼水齋》詩(shī):“三江風(fēng)月尊前醉,一郡荊榛笛里聲。”
(2).謂沒(méi)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錦箋記·聞?dòng)嚒罚骸伴|中何意,半道荊蓁,情隔云泥?!?/p>
(3).比喻艱危,困難。《舊唐書·宦官傳·楊復(fù)恭》:“吾於荊榛中援立 壽王 ?!?元 許謙 《馮公嶺》詩(shī):“胸中芥蒂未盡去,須信坦道多荊榛?!?/p>
(4).比喻惡人。 元 麻革 《過(guò)陜》詩(shī):“豺狼滿地荊榛合,目斷 中條 是故丘?!?明 夏完淳 《大哀賦》:“未許其冠帶春秋,遂至夫荊榛天地?!?清 厲鶚 《東城雜記·陳御史元倩》:“手披荊榛,身御魑魅?!?周實(shí) 《民立報(bào)出版日祝賦》詩(shī):“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荊榛待剪除?!?/p>
(5).芥蒂;不快。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笑譚之頃,便起荊榛?!?/p>
陳棣名句,棲軒偶成呈同僚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