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劉言史《北原情三首》:
錯(cuò)莫天色愁,挽歌出重闉。
誰家白網(wǎng)車,送客入幽塵。
銘旌下官道,葬輿去轔轔。
蕭條黃蒿中,奠酒花翠新。
米雪晚霏微,墓成悄無人。
烏鳶下空地,煙火殘荒榛。
生人更多苦,入戶事盈身。
營營日易深,卻到不得頻。
寂寥孤隧頭,草綠棠梨春。
洛陽城北山,古今葬冥客。
聚骨朽成泥,此山土多白。
近來送葬人,亦去聞歸聲。
豈能車輪疾,漸是墓侵城。
城中人不絕,哀挽相次行。
莫非北邙后,重向洛城生。
卜地起孤墳,全家送葬去。
歸來卻到時(shí),不復(fù)重知處。
疊疊葬相續(xù),土乾草已綠。
列紙瀉壺漿,空向春云哭。
注釋參考
銘旌
豎在靈柩前標(biāo)志死者官職和姓名的旗幡。多用絳帛粉書。品官則借銜題寫曰某官某公之柩,士或平民則稱顯考顯妣。另紙書題者姓名粘于旌下。大斂后,以竹杠懸之依靈右。葬時(shí)取下加于柩上。《周禮·春官·司?!罚骸按髥?,共銘旌?!?唐 李白 《上留田行》:“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於此舉銘旌?!?清 蔣士銓 《臨川夢(mèng)·哱叛》:“銘旌字,誰結(jié)個(gè)靈堂掛?” 郭沫若 《滿江紅·天外人歸》詞:“高樹銘旌三叩首,跪參導(dǎo)彈孤哀樣。”
下官
下官 (xiàguān) 舊時(shí)官吏謙稱自己 official 府尹稟道:“下官間下情由,合行申稟老經(jīng)略相公知道,方敢斷遣?!端疂G傳》 下官奉使命?!队衽_(tái)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下屬 subordinates轔轔
(1).象聲詞。車行聲。《楚辭·九歌·大司命》:“乘龍兮轔轔,高駝兮沖天?!?朱熹 集注:“轔轔,車聲。” 唐 杜甫 《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轔轔--石道上獨(dú)輪水車,單調(diào)的輪軸聲?!?/p>
(2).象聲詞。雷鳴聲。 漢 崔駰 《東巡頌》:“天動(dòng)雷霆,隱隱轔轔。” 宋 沉遼 《零陵先賢贊·煙塘老人》:“有頃大風(fēng),震電轔轔?!?/p>
劉言史名句,北原情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