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炎《黃一翁自郡城回》:
千金一璧傾秦都,此璞未剖眾所疑。
朱絲度曲有山水,袖手不鼓無人知。
黃香裋褐走江漢,失腳未上青云衢。
此客胸中有佳處,笑人論士相目皮。
敂關(guān)謁我即辭去,赤霄孔翠不可呼。
江城邂逅共杯酒,麈尾我生綌絺。
步行觸熱兩足繭,別后略無雙鯉魚。
楚山搖落歲又晚,花信首回南北枝。
青燈抽穗由出金粟,喜見間關(guān)行李歸。
粲然為我啟貝齒,我不見如調(diào)饑。
揮毫妙入斲輪手,倒囊盡出驪龍珠。
朱朱白白顏色好,春風(fēng)爛漫催花時(shí)。
肯留花底共醉倒,為君春酒滿眼酤。
褦襶推之地去,忍使故人天一涯。
摩挲老眼望寥廊,愿見秋鶚凌風(fēng)飛。
注釋參考
步行
步行 (bùxíng) 徒步行走 walk;go on foot …使前人能從北非步行而至的一座陸上橋梁 我們將步行…到下一個(gè)營(yíng)地觸熱
(1).冒著炎熱。 漢 崔駰 《博徒論》:“﹝博徒﹞乃謂曰:‘子觸熱耕耘,背上生鹽?!?唐 杜甫 《送高書記》詩(shī):“借問今何官,觸熱向 武威 ?” 清 無名氏 《燕臺(tái)口號(hào)》之十六:“往來觸熱人告許,一晌心涼恐未能?!?/p>
(2).比喻煩躁易怒。 元 關(guān)漢卿 《謝天香》第一折:“從今后無倒斷嗟呀怨咨,我去這觸熱也似官人行將禮數(shù)使。”
足繭
足繭 (zú jiǎn)腳底皮膚因過度磨擦而生的厚皮。
唐.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zhuǎn)愁疾?!?h3>略無全無,毫無。《三國(guó)志·蜀志·趙云傳》“以 云 為翊軍將軍” 裴松之 注引《趙云別傳》:“ 趙云 身自斷后,軍資什物,略無所棄?!?明 胡應(yīng)麟 《詩(shī)藪·古體中》:“至《十九首》及諸襍詩(shī),隨語成韻,隨韻成趣,辭藻氣骨,略無可尋?!?張真 《談京劇<獵虎記>》:“zao{1-1}反,對(duì)每個(gè)人都是很大的冒險(xiǎn),而這一些人,卻都挺身而出,略無難色?!?/p>
雙鯉
(1).兩條鯉魚。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一:“母常欲生魚,時(shí)天寒,冰凍, 祥 ( 王祥 )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p>
(2).一底一蓋。把書信夾在里面的魚形木板,常指代書信。 唐 韓愈 《寄盧仝》詩(shī):“先生有意許降臨,更遣長(zhǎng)鬚致雙鯉?!?錢仲聯(lián) 集釋引 孫汝聽 曰:“古樂府云:‘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宋 張輯 《垂楊柳·寓謁金門》詞:“前度蘭舟送客,雙鯉沉沉消息。”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歸田》:“自憐,雙鯉音無見,離恨難傳,知甚日大刀環(huán)?!币徽f是結(jié)為鯉魚形的書信。 明 楊慎 《丹鉛總錄·雙鯉》:“古樂府詩(shī):‘尺素如殘雪,結(jié)成雙鯉魚。要知心中事,看取腹中書?!瘬?jù)此詩(shī),古人尺素結(jié)為鯉魚形,即緘也,非如今人用蠟?!段倪x》‘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雙鯉魚’,即此事也。下云烹魚得書,亦譬況之言耳,非真烹也。”
王炎名句,黃一翁自郡城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