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蘇軾《觀臺》
三界無所住,一臺聊自寧。
塵勞付白骨,寂照起黃庭。
殘磬風(fēng)中裊,孤燈雪后青。
須防童子戲,投瓦犯清泠。
注釋參考
三界
(1).佛教指眾生輪回的欲界、se{1-1}界和無se{1-1}界。見《俱舍論·世分別品》。 晉 慧遠(yuǎn) 《沙門不敬王者論·求宗不順化》:“三界流動,以罪苦為場?;M則因緣永息,流動則受苦無窮?!?唐 寒山 《詩》之二一三:“可畏三界輪,念念未曾息?!?宋 王安石 《望江南·歸依三寶贊》詞:“三界里,有取總災(zāi)危?!?清 龔自珍 《最錄<列子>》:“ 莊子 見道十三四, 列子 見道十七八,丁da{1*1}法之未東,皆未脫離三界?!钡澜萄赜闷湔f而稍異。 唐 呂巖 《敲爻歌》:“似此逍遙多快樂,遨游三界最清奇?!?/p>
(2).猶三屆,三期?!对贰みx舉志二》:“都監(jiān)歷三界,陞務(wù)使,一周歲為滿,月日不及者通理。務(wù)使歷三界,陞提領(lǐng)。”
無所住
佛教語。謂不被任何意念、事物所拘執(zhí)?!督饎偨?jīng)·妙行無住分》:“菩薩於法應(yīng)無所住。”《金剛經(jīng)·莊嚴(yán)凈土分》:“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 宋 王安石 《答蔣穎叔書》:“若知應(yīng)生無所住心,則但有所著,皆在所訶?!?/p>
蘇軾名句,觀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