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鄭剛中《寓靈峰寺感懷》:
遙風(fēng)入林篠,淅瀝生夜愁。
明月過窗牖,照此虛室幽。
念從出懷繃,志在承箕裘。
唯知業(yè)書卷,何嘗識戈矛。
去年妖寇興,盡破東南州。
煙來走官吏,火過成墟丘。
豺虎恣捕噬,鼯鼪嘯朋儔。
砧俎血忠義,罝綱羅善柔。
皇皇勢窘急,有罅即愿投。
挈妻負幼子,敢謂生可偷。
潛遁得幽僻,如魚安脫鉤。
妥尾定驚膽,馀魂漸能收。
今者王師來,元兇已拘囚。
巢窟有馀類,尚此稽討搜。
參商隔弟妹,阻塞無書郵。
家在北山口,煙林里滄洲。
更此亂離后,當無一椽留。
可但一堂廬,最苦悲松楸。
使我思歸夢,枕邊清淚流。
嗟嗟廟堂客,為國須早謀。
積薪從下燃,誰云無后憂。
愿令弄兵者,依舊操鋤耰。
勿俾太平世,蟣虱生鞮鍪。
注釋參考
潛遁
(1).隱退?!度龂尽の褐尽ね趿覀鳌罚骸褒堷P隱耀,應(yīng)德而臻,明哲潛遁,俟時而動。”《三國志·蜀志·彭羕傳》:“﹝ 秦宓 ﹞枕石漱流,吟詠緼袍,偃息於仁義之途,恬惔於浩然之域,高概節(jié)行,守貞不虧;雖古人潛遁,蔑以加旃。” 唐 陳子昂 《昭夷子趙氏碑》:“見烏支丹穴,密有潛遁之意?!?/p>
(2).暗逃。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濟水二》:“ 師曠 邢伯 聞鳥烏之聲,知 齊 師潛遁?!?宋 葉適 《蔡知閤墓志銘》:“中外訛言益甚,或言‘某將輒奔赴’,或傳‘某軍私聚哭’,大抵皆反矣;朝士潛遁者前后數(shù)人,私竊以家去者甚眾?!?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一夜暴風(fēng)雨,乃乘長老方禱,潛遁出寺?!?/p>
幽僻
幽僻 (yōupì) 幽靜偏僻 peaceful and wild 幽僻的山溝脫鉤
脫鉤 (tuōgōu) 比喻脫離聯(lián)系 disconnect鄭剛中名句,寓靈峰寺感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