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板傳心曲
出自元代邵亨貞《菩薩蠻 蘇小小像》:
錢唐回首春狼藉。
湖山依舊橫金碧。
何處是兒家。
粉墻楊柳斜。
佳期難暗卜。
檀板傳心曲。
隨意帶宜男。
就中應未堪。
注釋參考
檀板
檀板 (tánbǎn) 樂器名。檀木制成的拍板 hardwood clappers 檀板之聲無色。——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傳心
(1).佛教禪宗指傳法。初祖 達摩 來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謂法即是心,故以心傳心,心心相印。見 唐 希運 《傳心法要》。 唐 王維 《同崔興宗送瑗公》詩:“一施傳心法,惟將戒定還。” 唐 齊己 《荊渚逢禪友》詩:“閒吟莫忘傳心祖,曾立階前雪到腰?!?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裴休》:“ 休 會昌 中官於 鐘陵 ,請 運 ( 希運 )至郡,以所解一篇示之。師不顧曰:‘若形於紙墨,何有吾宗!’ 休 問其故。曰:‘上乘之印,唯是一心,更無別法……’ 休 録之為《傳心法要》云。” 清 道霈 《重刊<壇經(jīng)>緣起》:“佛佛出世,祖祖?zhèn)餍摹!?/p>
(2).指儒家的道統(tǒng)傳授。 宋 何坦 《西疇常言》:“道統(tǒng)之傳自 堯 舜 ,《書》雖載‘精一’傳心,而學之名未著也?!?/p>
邵亨貞名句,菩薩蠻 蘇小小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