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貧學(xué)干祿,欲徇賓王利。
出自唐朝獨孤及《酬梁二十宋中所贈兼留別梁少府》
少讀黃帝書,肯不笑機事。意猶負(fù)深衷,未免名跡累。
厭貧學(xué)干祿,欲徇賓王利。甘為風(fēng)波人,豈復(fù)江海意。
擔(dān)簦平臺下,是日飲羈思。逢君道寸心,暫喜一交臂。
緒言未及竟,離念已復(fù)至。甯陵望南丘,云雨成兩地。
途殊跡方間,河廣流且駛。暮帆望不及,覽贈心欲醉。
愛君如金錫,昆弟皆茂異。奕赫連絲衣,榮養(yǎng)能錫類。
君子道未長,深藏青云器。巨鱗有縱時,今日不足議。
唯當(dāng)加餐飯,好我袖中字。別離動經(jīng)年,莫道分首易。
注釋參考
干祿
南北朝 時勛貴、官吏對被役使的“干”收取免役絹作為一種額外俸給,稱“干祿”?!侗笔贰ざ餍覀鳌R諸宦者》:“猶以 波斯 狗為儀同、郡君,分其干祿。”《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七年》:“舊蒼頭 劉桃枝 等皆開府封王,其餘宦官、 胡 兒、歌舞人、見鬼人、官奴婢等濫得富貴者,殆將萬數(shù)……乃至狗、馬及鷹亦有儀同、郡君之號,有鬭鷄,號開府,皆食其干祿?!?胡三省 注:“干出所部之人,一干輸絹十八匹,干身放之。”
(1).求福?!对姟ご笱拧ず德础罚骸柏M弟君子,干祿豈弟?!?/p>
(2).求祿位;求仕進?!墩撜Z·為政》:“ 子張 學(xué)干祿?!?漢 王充 《論衡·自紀(jì)》:“不鬻智以干祿,不辭爵以吊名?!薄读簳っ魃劫e傳》:“兄 仲璋 嬰痼疾,家道屢空, 山賓 乃行干祿?!薄督鹗贰る[逸傳序》:“后世干祿者多,其先人尚人之志與嘆老嗟卑之心,能去是者鮮矣?!?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書癡》:“非為干祿,實信書中真有金粟。”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雖兜牟深隱其面,威武若不可陵,而干祿之色,固灼然觀于外矣!”
賓王
亦作“賔王”。1.謂輔導(dǎo)帝王。賓,通“ 儐 ”。語本《易·觀》:“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王弼 注:“居近得位,明習(xí)國儀者也,故曰利用賓于王也?!薄段倪x·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子大夫選名升學(xué),利用賔王。” 劉良 注:“言當(dāng)選名之秀,進於太學(xué),利於時用,賔佐王道。”
(2).指輔佐帝王的高官近臣。 陳夔龍 《夢蕉亭雜記》卷一:“自維潦倒風(fēng)塵,忽焉十載,此來 河 干待渡,徘徊渡口,但有憔悴可憐之狀,敢詡鳶肩火色,希冀賓王?”
獨孤及名句,酬梁二十宋中所贈兼留別梁少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