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隋代江總《入攝山棲霞寺詩》:
小序壬寅年十月十八日。
入攝山棲霞寺。
登岸極峭。
頗暢懷抱。
至德元年癸卯十月二十六日。
又再游此寺。
布法司施菩薩戒。
甲辰年十月二十五日。
奉送金像還山。
限以時務(wù)。
不得恣情淹留。
乙巳年十一月十六日。
更獲拜禮。
仍停山中宿。
永夜留連。
棲神悚聽。
但交臂不停。
薪指俄謝。
率制此篇。
以記即目。
俾后來賞來。
知余山志。
凈心抱冰雪。
暮齒逼桑榆。
太息波川迅。
悲哉人世拘。
歲華皆采獲。
冬晚共嚴枯。
濯流濟八水。
開襟入四衢。
茲山靈妙合。
當與天地俱。
石瀨乍深淺。
崖煙遞有無。
缺碑橫古隧。
盤木臥荒涂。
行行備履歷。
步步轔威紆。
高僧跡共遠。
勝地心相符。
樵隱各有得。
丹青獨不渝。
遺風佇芳桂。
比德喻生芻。
寄言長往客。
凄然傷鄙夫。
注釋參考
寄言
(1).猶寄語、帶信。《楚辭·九章·思美人》:“愿寄言於浮云兮,遇 豐隆 而不將?!?唐 元稹 《遣興》詩之五:“寄言抱志士,日月東西跳?!?明 袁宏道 《祝雨》詩:“寄言行雨兒,莫下山頭去。”
(2).謂把某種思想感情寄托在詩文之中。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序:“是故復之不足,則吟詠以肆志,吟詠之不足,則寄言以廣意。”《宋書·謝靈運傳論》:“自 建武 暨乎 義熙 ,歷載將百,雖綴響聯(lián)辭,波屬云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麗之辭,無聞焉耳。”
長往
(1).一去不返。 唐 馮贄 《云仙雜記·冰山》:“﹝ 張彖 ﹞后登第為 華陰 尉,嘆曰:‘丈夫有凌云蓋世之志,拘于下位,若立身于矮屋中,使人抬頭不得?!旆饕麻L往?!薄段骱⒀┨们山Y(jié)良緣》:“兄途中謹慎,早早到家,有便再來,勿為長往?!?/p>
(2).指避世隱居。 晉 潘岳 《西征賦》:“悟山潛之逸士,卓長往而不反。” 唐 王度 《古鏡記》:“又將遍游山水,以為長往之策?!?明 何景明 《與何粹夫書》:“先生乃復欲憤世自遂,長往之情得矣!”
(3).死亡的婉詞。 南朝 宋 顏延之 《吊張茂度書》:“豈謂中年,奄為長往!” 宋 沉括 《夢溪筆談·神奇》:“俄頃,又舉頭顧 希文 曰:‘亦無鬼神,亦無恐怖?!杂櫵扉L往?!?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愚民含忿輕生》:“見其幼弟氣尚未絶,灌救得生。其餘六人則已長往?!?/p>
江總名句,入攝山棲霞寺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