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識虛翁此一虛,歸來不嘆食無魚
出自宋代方回《次韻仇仁近有懷見寄十首》:
誰識虛翁此一虛,歸來不嘆食無魚。
早聞曾撰異三子,近喜陶詩賦二疏。
但苦老身多疾痛,時呼醫(yī)士問方書。
君知湖海元龍否,豪氣年來已盡除。
注釋參考
歸來
歸來 (guīlái) 返回原來的地方 return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巍?張俞《蠶婦》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啤?杜甫《兵車行》食無魚
《戰(zhàn)國策·齊策四》:“ 齊 人有 馮諼 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 孟嘗君 ,愿寄食門下……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后遂以“食無魚”為待客不豐或不受重視、生活貧苦的典故。 宋 楊萬里 《跋蜀人魏致堯撫干wan{1|1}言{1~1}書》詩:“雨里短檠頭似雪,客間長鋏食無魚。” 清 曹寅 《飲椿下》詩:“前時舊賓客,恒嘆食無魚?!?/p>
方回名句,次韻仇仁近有懷見寄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3涵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