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鄭剛中《寄雖張子公尚書》:
昔我初至秦,使旨不到蜀。
延首錦城春,千里寄孤目。
逮公今出峽,賤跡人羈束。
夢(mèng)看使君船,翩翩轉(zhuǎn)江曲。
西州去思者,何啻連萬(wàn)屋。
攀轅猶弗還,我意豈能足。
所憐蜀人病,羸骨未生肉。
公兮胡弗留,共與營(yíng)糜粥。
自惟救護(hù)心,寢食對(duì)溝瀆。
回顧莫有助,此志亦單獨(dú)。
公兮那得留,峽水峻而速。
蚤去登堂廟,大作天下福。
病身雞肋瘦,別恨容千斛。
勢(shì)須更勉強(qiáng),渭上幾一熟。
郡縣減苛賦,廩廥貯馀粟。
便當(dāng)乞身歸,徑去友麋鹿。
注釋參考
跡人
(1). 周 代掌管狩獵之官?!吨芏Y·地官·序官》:“跡人,中士四人?!?鄭玄 注:“跡之言跡,知禽獸處。” 孫詒讓 正義:“此跡人亦掌蹤跡禽獸,知其所藏之處?!薄蹲髠鳌ぐЧ哪辍罚骸佰E人來告曰:‘ 逢澤 有介麋焉?!?杜預(yù) 注:“跡人,主跡禽獸者?!?/p>
(2).指探子。 唐 李邕 《左羽林大將軍臧公神道碑》:“獲其跡人,審其陰計(jì)?!?/p>
羈束
亦作“羇束”。1.猶拘束?!段倪x·張協(xié)<雜詩(shī)>之八》:“述職投邊城,羈束戎旅間?!?呂延濟(jì) 注:“羈束,猶拘束也。” 唐 白居易 《早春游曲江》詩(shī):“散職無羈束,羸驂少送迎?!?宋 司馬光 《昔別贈(zèng)宋復(fù)古張景淳》詩(shī):“他時(shí)綰金印,羇束愈愁寂。” 清 陳維崧 《念奴嬌·送韓聞西之吳門》詞:“平生疎放,幾曾甘受羈束?!?/p>
(2).羈旅困頓。 唐 杜甫 《客堂》詩(shī):“客堂敘節(jié)改,具物對(duì)羈束?!?仇兆鰲 注:“羈束,旅困也?!?/p>
鄭剛中名句,寄雖張子公尚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