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水邊,巾山頂,兩袖松風(fēng)羽衣輕,一奩梅月冰壺凈
出自元代張可久《【南呂】四塊玉_秋望和胡致》:
秋望和胡致居。
。
菊又開,人何往?夜靜孤眠北窗涼,月明閉上南樓望。
天一方,雁幾雙,書半行。
。
。
客席胡使君席上。
。
舞態(tài)輕,歌喉穩(wěn),十里香塵柳邊春,一聲《金縷》樽前韻。
斂繡巾,整翠云,點絳唇。
。
。
春愁。
。
曉夢云,殘妝粉,一點芳心怨王孫,十年不寄平安信。
綠水濱,碧草春,紅杏村。
。
。
傷春。
。
楊柳陰,秋千影;恨煞啼鵑斷腸聲,越添怨女傷春病。
倚繡屏,搊錦箏,調(diào)玉笙。
。
。
宮中秋日。
。
環(huán)珮輕,蓬萊淺,桂子香清小壺天,芙蓉露冷技香殿。
花可憐,月又圓,人未眠。
。
。
梅友席上。
。
已樂閑,從吾懶,虎帳風(fēng)悲紫荊關(guān),馬蹄霜凍白云棧。
冷眼看,倦鳥還,行路難。
。
。
史氏池亭。
。
宿酒醒,良宵永,風(fēng)細(xì)荷香夢魂清,月明梧葉闌干靜。
玉管笙,粉面箏,金字經(jīng)。
。
。
東浙舊游。
。
鏡水邊,巾山頂,兩袖松風(fēng)羽衣輕,一奩梅月冰壺凈。
鵲尾爐,鳳嘴瓶,雁足燈。
。
。
懷古流翁索題。
。
舞袖云,妝臺粉,翠被濃香一時思。
黃沙妖血千年恨。
虞美人,孔貴嬪,楊太真。
。
。
注釋參考
鏡水
(1).平靜明凈的水。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凡造物由水土,故 江 東宜紗綾、宣紙者,鏡水之故也?!?唐 溫庭筠 《荷葉杯》詞:“鏡水夜來秋月,如雪。采蓮時,小娘紅粉對寒浪?!?/p>
(2).指 鏡湖 。 隋煬帝 《賜書召釋惠覺》:“其義端雄辯,獨演暢於 稽陰 ;談柄微言,偏引汲於 鏡水 ?!?唐 賀知章 《采蓮曲》:“ 稽 山罷霧鬱嵯峨, 鏡水 無風(fēng)也自波?!?唐 高適 《秦中送李九赴越》詩:“ 鏡水 君所憶,蓴羹余舊便?!?/p>
山頂
山頂 (shāndǐng) 通指山的最高部位。按形態(tài)可分為平頂、圓頂、尖頂(又稱山峰),在地形圖上一般比較主要的山頂注有高程和表示凸起或凹入的示坡線 peak松風(fēng)
(1).松林之風(fēng)。 南朝 宋 顏延之 《拜陵廟作》詩:“松風(fēng)遵路急,山煙冒壠生?!薄赌鲜贰る[逸傳下·陶弘景》:“特愛松風(fēng),庭院皆植松,每聞其響,欣然為樂。” 唐 杜甫 《玉華宮》詩:“溪迴松風(fēng)長,蒼鼠竄古瓦?!?清 姚鼐 《題張篁村萬木奇峰圖》詩:“松風(fēng)遠(yuǎn)自云中起,搖蕩云光山色里?!?李廣田 《記問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后吧,山里的泉水,萬馬奔騰的向下馳去,發(fā)出嚇人的聲響,又加以松風(fēng)呼嘯,自己就像在海濤中夜行?!?/p>
(2).古琴曲《風(fēng)入松》的別稱。 唐 李白 《鳴皋歌送岑徵君》:“盤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風(fēng)》兮寂萬壑?!?宋 蘇軾 《十二琴銘·鶴歸》詩:“白鶴歸來見曾玄,《隴頭》《松風(fēng)》入朱絃。” 明 唐順之 《銅雀臺》詩之二:“翠襦霑《薤露》,錦瑟入《松風(fēng)》?!?/p>
(3).指茶。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一:“紙窗兒明,僧房兒雅,一椀松風(fēng)啜罷,兩箇傾心地便説知心話?!?凌景埏 校注:“松風(fēng),指茶?!?/p>
羽衣
(1).以羽毛織成的衣服?!妒酚洝ば⑽浔炯o(jì)》:“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將軍’,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薄稘h書·郊祀志上》:“五利將軍亦衣羽衣?!?顏師古 注:“羽衣,以鳥羽為衣,取其神僊飛翔之意也?!卑?,五利將軍 欒大 , 漢武帝 時方士。
(2).常稱道士或神仙所著衣為羽衣。 三國 魏 曹植 《平陵東行》:“閶闔開,天衢通,被我羽衣乘飛龍?!?唐 鄭谷 《寄同年禮部趙郎中》詩:“仙步徐徐整羽衣,小儀澄澹轉(zhuǎn)中儀?!?宋 蘇軾 《后赤壁賦》:“夢一道士,羽衣翩仙,過 臨皋 之下?!薄段饔斡洝返诙幕兀骸暗婪匀唤罄@霧,羽衣偏是袖飄風(fēng)。”
(3).道士的代稱。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有夷坦曰 芙蓉平 ,道人於彼種芎,非留旬日不可登,且涉入夷界,雖羽衣輩亦罕到?!?宋 錢易 《南部新書》丙:“忽有羽衣詣門,延之與語?!?清 黃景仁 《石鰲塢洞天福地遺址》詩:“羽衣散盡香火絶,時有丐者僵苔階。”
(4).指輕盈的衣衫。 南朝 宋 鮑照 《代白紵舞歌詞》之一:“ 吳 刀 楚 製為佩褘,纖羅霧縠垂羽衣?!?明 許潮 《寫風(fēng)情》:“我安排彩袖,慇懃捧玉髓,輕盈舞羽衣?!?冰心 《贊美所見》詩:“倘若是那夜我在星光中獨泛,你羽衣蹁躚飛到我的舟旁?!?/p>
(5).指《霓裳羽衣曲》。 唐 吳融 《華清宮》詩之二:“一曲《羽衣》聽不盡,至今遺恨水潺潺?!?宋 汪元量 《唐多令·吳江中秋》詞:“舞罷《羽衣》塵滿面,誰伴我,廣寒游?” 清 李漁 《玉搔頭·呼嵩》:“《羽衣》不奏人間曲,寶鼎時焚異國香?!?/p>
梅月
(1).指農(nóng)歷四月。亦泛指梅雨季節(jié)。 前蜀 貫休 《寄王滌》詩:“梅月多開戶,衣裳潤欲滴。” 南唐 李廷珪 《藏墨訣》詩:“避暑懸葛囊,臨風(fēng)度梅月?!?宋 趙希鵠 《洞天清祿集·古琴辨》:“掛琴不宜著壁……梅月須早入匣,以厚紙糊縫,安樓之陰涼處?!?/p>
(2).指疏梅映月的景色。 明 徐渭 《某伯子惠虎丘茗謝之》詩:“卻從梅月橫三弄,細(xì)攪松風(fēng)灺一燈?!?/p>
冰壺
(1).盛冰的玉壺。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潔。語本《文選·鮑照〈白頭吟〉》:“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李周翰 注:“玉壺冰,取其絜浄也?!?唐 姚崇 《冰壺誡序》:“冰壺者,清潔之至也。君子對之,示不忘清也……內(nèi)懷冰清,外涵玉潤,此君子冰壺之德也?!?明 孫梅錫 《琴心記·王孫作醵》:“官況托冰壺,友誼敦芳醑,數(shù)載夢中孤,今日樽前聚?!?清 陳夢雷 《贈秘書覺道弘五十韻》:“霜鍔揚輝耀,冰壺濯晶瑩?!?/p>
(2).借指月亮或月光。 唐 元稹 《獻(xiàn)滎陽公》詩:“冰壺通皓雪,綺樹眇晴煙。” 宋 楊萬里 《中秋前二夕釣雪舟中靜坐》詩:“人間何處冰壺是,身在冰壺卻道非?!?元 馬致遠(yuǎn) 《青山淚》第三折:“正夕陽天闊暮江迷,倚晴空 楚 山疊翠,冰壺天上下,云錦樹高低。” 明 陳所聞 《浪淘沙·中秋同皮元素泛月》曲:“秋色老梧桐,月滿遙空。畫橋百尺似飛虹。人向冰壺同載酒,細(xì)浪輕風(fēng)?!?清 李基和 《戊寅中秋初度月下作》詩:“誰畫 雁門 今夜里,山川別樣貯冰壺?!?/p>
張可久名句,【南呂】四塊玉_秋望和胡致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