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佚名《親耕籍田七首》:
元辰既擇,禮備樂成。
洪歷在手,祗飾專精。
三推一墢,端冕朱紱,靡辭染屢,以示黎甿。
注釋參考
三推
古代帝王親耕之禮。天子于每年正月親臨藉田,扶耒耜往還三度,以示勸農(nóng),稱三推。后歷代皆有親耕三推儀式,成為例行公事?!抖Y記·月令》:“﹝孟春之月﹞乃擇元辰,天子親載耒耜……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漢 張衡 《東京賦》:“躬三推於天田,修帝藉之千畝?!?南朝 梁武帝 《藉田》詩:“一人慙百王,三推先億兆?!?宋 黃庭堅 《次韻曾子開舍人游藉田載荷花歸》:“三推勸根本,百穀收阜堅?!?/p>
端冕
玄衣和大冠。古代帝王、貴族的禮服。《禮記·樂記》:“吾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臥;聽 鄭 衛(wèi) 之音,則不知倦。” 鄭玄 注:“端,玄衣也?!?孔穎達(dá) 疏:“云‘端,玄衣也’者,謂玄冕也。凡冕服,皆其制正幅,袂二尺二寸,袪尺二寸,故稱端也?!薄秶Z·楚語下》:“圣王正端冕,以其不違心,帥其羣臣精物以臨監(jiān)享祀,無有苛慝於神者,謂之一純?!?韋昭 注:“端,玄端之服。冕,大冠也?!?唐 楊巨源 《元日呈李逢吉舍人》詩:“稱觴山色和元氣,端冕爐香疊瑞煙?!?唐 黃滔 《白日上昇賦》:“揮毫而金簡初載,端冕而玉皇有佇?!?/p>
朱紱
(1).古代禮服上的紅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易·困》:“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享祀,征兇無咎?!?程頤 傳:“朱紱,王者之服,蔽膝也?!薄稘h書·韋賢傳》:“黼衣朱紱,四牡龍旂?!?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黑貂朱紱,王侯滿筵?!?唐 杜牧 《書懷寄中朝往還》詩:“朱紱久慚官借與,白頭還嘆老將來?!?宋 王安石 《致仕虞部曲江譚君挽辭》:“它日白衣霄漢志,暮年朱紱水云身?!?/p>
(2).指做官。 唐 陳子昂 《暉上人房餞齊少府使入京府序》:“青霞路絶,朱紱途遙。”《古今小說·吳保安棄家贖友》:“臣今幸沾朱紱,而 保安 子 天祐 ,食藿懸鶉,臣竊愧之。”
(3).古代系佩玉或印章的紅色絲帶?!段倪x·曹植<責(zé)躬>詩》:“冠我玄冕,要我朱紱?!?李善 注:“《禮記》曰:‘諸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蒼頡篇》曰:‘紱,綬也?!?唐 康駢 《劇談錄·狄惟謙請雨》:“特頒朱紱,俾耀銅章?!?/p>
黎甿
黎民。多指農(nóng)夫。 晉 袁宏 《后漢紀(jì)·靈帝紀(jì)中》:“ 楚 興 章華 , 郢 人乖叛; 秦 作 阿房 ,黎甿憤怨。”《南史·循吏傳序》:“守宰多倚附權(quán)門,互長貪虐,裒刻聚斂,侵?jǐn)_黎甿?!薄杜f唐書·柳公綽傳》:“廩祿雖微,不可易黎甿之膏血?!?/p>
佚名名句,親耕籍田七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