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衣居傅巖
出自南北朝庾信《擬詠懷詩(shī) 二》:
赭衣居傅巖。
垂綸在渭川。
乘舟能上月。
飛幰欲捫天。
誰(shuí)知志不就。
空有直如弦。
洛陽(yáng)蘇季子。
連衡遂不連。
既無(wú)六國(guó)印。
飜思二頃田。
注釋參考
赭衣
(1).古代囚衣。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稱。《荀子·正論》:“殺,赭衣而不純?!?楊倞 注:“以赤土染衣,故曰赭衣……殺之,所以異於常人之服也?!薄妒酚洝ぬ锸辶袀鳌罚骸拔?孟舒 、 田叔 等十餘人赭衣自髡鉗,稱王家奴,隨 趙王敖 至 長(zhǎng)安 。”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四》:“緑其巾以示辱,蓋古赭衣之意?!?清 宋琬 《詔獄行》:“白骨交撐裹赭衣,殘骸誰(shuí)敢收黃土?”
(2).指囚犯,罪人。 漢 賈山 《至言》:“赭衣半道,羣盜滿山?!薄读簳?shū)·武帝紀(jì)中》:“若悉加zheng{1-1}法,則赭衣塞路。” 宋 文天祥 《七月二日大雨歌》:“赭衣無(wú)容足,南房并北房?!?清 丁澎 《風(fēng)霾行》:“ 秦 時(shí)赭衣常塞路,日蝕星移失恒度?!?/p>
傅巖
(1).亦稱“ 傅險(xiǎn) ”。古地名。相傳 商 代賢士 傅說(shuō) 為奴隸時(shí)版筑于此,故稱?!稌?shū)·說(shuō)命上》:“ 説 筑 傅巖 之野?!?孔 傳:“ 傅氏 之巖在 虞 虢 之界,通道所經(jīng),有澗水壞道,常使胥靡刑人筑護(hù)此道。 説 賢而隱,代胥靡筑之,以供食或亦有成文也?!薄妒酚洝ひ蟊炯o(jì)》:“得 説 於 傅險(xiǎn) 中。是時(shí), 説 為胥靡,筑於 傅險(xiǎn) ?!?司馬貞 索隱:“舊本作‘險(xiǎn)’,亦作‘巖’也?!?張守節(jié) 正義引《地理志》:“ 傅險(xiǎn) 即 傅説 版筑之處,所隱之處窟名 圣人窟 ,在今 陜州 河北縣 北七里,即 虞國(guó) 、 虢國(guó) 之界。又有 傅説祠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山西三·平陽(yáng)府》:“ 傅巖 ,縣( 平陸縣 )東三十五里,即 殷 相 傅説 隱處,俗名 圣人窟 。其地亦曰 隱賢社 。”
(2). 殷 相 傅說(shuō) 曾隱于 傅巖 ,后因以泛指棲隱之處或隱逸之士。 唐 王維 《登河北城樓作》詩(shī):“井邑 傅巖 上,客亭云霧間。” 宋 蘇軾 《答曾學(xué)士啟》:“賤如莘野,猶為席上之珍;遠(yuǎn)若 傅巖 ,盡入彀中之選?!?/p>
庾信名句,擬詠懷詩(shī) 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8忍者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