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輕為歸蜀夢,竹枝忍復聽吾伊
出自宋代陸游《次韻李季章參政哭其夫人》:
焄蒿一去杳難知,數(shù)紙遺書手自披。
切勿輕為歸蜀夢,竹枝忍復聽吾伊。
注釋參考
切勿
務(wù)必不要?!都t樓夢》第十八回:“貴妃切勿以 政 夫婦殘年為念?!?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九:“﹝ 龔友 ﹞臨別,忽向余正色云:‘ 友 不好名,先生切勿以 友 詩告人?!?/p>
竹枝
(1).竹子的小枝。 唐 杜甫 《示從孫濟》詩:“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唐 劉滄 《題古寺》詩:“古寺蕭條偶宿期,更深霜壓竹枝低?!?/p>
(2).樂府《近代曲》之一。本為 巴渝 (今 四川 東部)一帶民歌, 唐 詩人 劉禹錫 據(jù)以改作新詞,歌詠 三峽 風光和男女戀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詠當?shù)仫L土或兒女柔情。其形式為七言絕句,語言通俗,音調(diào)輕快。 唐 劉禹錫 《洞庭秋月》詩:“盪槳 巴 童歌《竹枝》,連檣估客吹 羌 笛?!?宋 范成大 《夔門即事》詩:“《竹枝》舊曲元無調(diào),麴米新篘但有聞?!?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紀映淮》:“ 金陵 紀青 ……女名 映淮 ,字 阿男 ,嘗有《秦淮竹枝》云:‘棲鴉流水點秋光,愛此蕭疎樹幾行。不與行人綰離別,賦成 謝 女雪飛香?!?朱自清 《中國歌謠》三:“《詞律》云:‘《竹枝》之音,起于 巴 蜀 唐 人所作,皆言 蜀 中風景。后人因效其體,于各地為之。’這時《竹枝》已成了一種敘述風土的詩體了?!?/p>
(3). 唐 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單調(diào)十四字,分平韻、仄韻兩體。
復聽
復聽 (fùtīng) 把一個單音聽成好像是兩個不同音高的音 diplacusis吾伊
伊吾,咿唔。讀書聲。 宋 黃庭堅 《考試局與孫元忠博士竹間對窗戲作竹枝歌三章和之》:“南窗讀書聲吾伊,北窗見月歌《竹枝》?!?明 李東陽 《送陳翁歸攸用前韻》:“風靜漁歌聞欸乃,夜涼書館聽吾伊。” 清 錢謙益 《贈別方子玄進士序》:“ 子玄 舉進士高第,聲名籍甚。簾閣篝燈,吾伊如舉子時?!?/p>
陸游名句,次韻李季章參政哭其夫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