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潦之汪,不為下國而溺天王。
出自唐朝李善夷《責(zé)漢水辭》
漢之廣兮,風(fēng)波四起。雖有風(fēng)波,不如蹄涔之水。
蹄涔之水,不為下國而傾天子。漢之深兮,其堤莫量。
雖云莫量,不如行潦之汪。行潦之汪,不為下國而溺天王。
漢之美者曰魴。吾雖饑不食其魴,恐污吾之饑腸。
注釋參考
行潦
(1).溝中的流水?!对姟ふ倌稀げ商O》:“于以采藻?于彼行潦?!?毛 傳:“行潦,流潦也。”《孟子·公孫丑上》:“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 太山 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趙岐 注:“行潦,道傍流潦也。” 孫奭 疏:“潦,雨水盛也?!?唐 駱賓王 《從軍中行路難》詩:“川源饒毒霧,谿谷多淫雨。行潦四時流,崩槎千歲古?!?張際春 《向贛南閩西進軍》:“有些路旁的枯草上,掛著一根一根的半透明的圓形冰柱,風(fēng)吹著一搖一擺,有的被行人撞落在行潦中流動著?!币徽f道路上的積水?!蹲髠鳌る[公三年》:“潢、污、行潦之水?!?孔穎達 疏:“行,道也;雨水謂之潦。言道上聚流者也。 服虔 云:‘畜水謂之潢;水不流謂之污;行潦,道路之水是也。’” 郭沫若 《山中雜記·賣書》:“雨傘上滴落著的雨聲都舉著音樂的諧調(diào),赤足上蹴觸著的行潦也覺得爽膩?!?/p>
(2).《詩·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餴饎?!?鄭玄 箋:“流潦,水之薄者也。遠酌取之,投大器之中,又挹之,注之於此小器,而可以沃酒食之餴者。以有忠信之德、齊絜之誠以薦之故也?!薄蹲髠鳌る[公三年》:“茍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潢、污、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焙笠蛞浴靶辛省敝讣漓牖蜻M獻用的酒食?!稑犯娂そ紡R歌辭六·唐五郊樂章》:“至德可饗,行潦斯挹?!?唐 陳子昂 《為建安王獻食表》:“而策勛飲至,頻承湛露之恩;獻壽奉觴,未申行潦之薦。” 宋 張世南 《游宦紀聞》卷六:“ 金 ( 高麗 使臣)之詞云:‘穆如清風(fēng),幸被餘光之照;酌彼行潦,可形將意之勤。幸被寬裕而有容,敢以菲微而廢禮?!?/p>
(3).指渾濁的水。以喻濁世?!对姟ご笱拧s酌》篇,今文三家以之為 公劉 而作。謂以戎狄濁亂之區(qū)而 公劉 居之,譬如行潦可謂濁矣。 公劉 挹而注之,則濁者不濁,清者自清。說見 清 王先謙 《詩三家義集疏》。 漢 揚雄 《百官箴·博士箴》:“ 公劉 挹行潦,而濁亂斯清,官操其業(yè),士執(zhí)其經(jīng)?!?清 顧炎武 《淮北大雨》詩:“已知舉世皆行潦,且復(fù)因人賦苦匏?!弊宰ⅲ骸稗丝嗖徊撵度?,共濟而已?!卑?,《詩·邶風(fēng)·匏有苦葉序》謂“刺 衞宣公 也?!?/p>
不為
(1).不做;不干?!对姟ばl(wèi)風(fēng)·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薄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盀殚L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王念孫 《讀書雜志·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高誘 注:“不為,不成也?!?/p>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先破后承,始開終結(jié),內(nèi)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p>
(1).不因為?!盾髯印ぬ煺摗罚骸疤煨杏谐?,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p>
(2).不為了?!稘h書·揚雄傳下》:“蓋聞圣主之養(yǎng)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顏師古 注:“言憂百姓也?!?/p>
下國
(1).天下;下界?!对姟旐灐らs宮》:“奄有下國,俾民稼穡?!薄妒酚洝ぬ旃贂罚骸拔逍墙詮亩塾谝簧?,其下國可以禮致天下?!?/p>
(2).諸侯國?!稌ぬ┦闹小罚骸拔┨旎菝瘢┍俜钐?,有 夏桀 弗克若天,流毒下國?!薄兑葜軙ぜ拦罚骸傲易?武王 度下國作陳周,維皇皇上帝度其心,寘之明德?!?孔晁 注:“下國,謂諸侯也。”《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初 恭王 始都下國,好治宮室?!?李善 注:“以天子為上國,故諸侯為下國?!?唐 齊己 《村居寄懷》詩:“諸侯行教化,下國自耕桑?!?/p>
(3).小國。對中原大國而言。 漢 袮衡 《鸚鵡賦》:“背蠻夷之下國,侍君子之光儀?!薄段簳ま山飩鳌罚骸?斤 等三十餘人議曰:‘ 河西王 牧犍 ,西垂下國,雖內(nèi)不純臣,而外修職貢,宜加寬宥,恕其微愆。’” 唐 溫庭筠 《經(jīng)五丈原》詩:“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p>
(4).指京師以外的地方。 唐 李賀 《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詩之二:“青軒樹轉(zhuǎn)月滿牀,下國饑兒夢中見?!?宋 王安石 《憶昨詩示諸外弟》:“屬聞降詔起羣彥,遂自下國趨王畿?!?/p>
(5).謙稱本國?!秶Z·吳語》:“天若不知有罪,則何以使下國勝!”《三國志·魏志·劉曄傳》:“ 上繚 宗民,數(shù)欺下國,忿之有年矣?!?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琉球入學(xué)》:“ 康熙 二十三年,冊封 琉球 …… 中山王 尚貞 親詣館舍云:下國僻處彈丸,常慚鄙陋。”
天王
天王 (tiānwáng) 天子 emperor 太平天國的洪秀全自封天王 Hong Xiu-quan (Hung Hsiu-chuan) 某些威力很大的天神 god李善夷名句,責(zé)漢水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