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劉辰翁《八聲甘州》
但秋風(fēng)、年又一年深,不禁長年悲。自景陽鐘斷,館娃宮閉,冷落心知。千樹西湖楊柳,更管別人離??慈∶昕?,一去無歸。都是舊時行樂,漫煙銷日出,水繞山圍??慈饲檐筌郏凰弃p鴣飛。聽砧聲、遙連塞外,問三衢、道上去人稀。銷凝久,殘陽短笛,似我歔欷。
注釋參考
砧聲
亦作“碪聲”。搗衣聲。 唐 李頎 《送魏萬之京》詩:“關(guān)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金 元好問 《短日》詩:“短日碪聲急,重云雁影深?!?明 劉基 《秋日即事》詩之十三:“雁行卻向城頭過,何處砧聲隱隱聞?!?明 徐復(fù)祚 《投梭記·賽魔》:“砧聲續(xù)斷來,孤舟冷落無聊賴,人在天涯音信乖?!?/p>
塞外
塞外 (sàiwài) 中國古代指長城以北的地區(qū)。也叫“塞北” beyond the Great Wall 我們都想從鐵道兩旁看到一些塞外風(fēng)光。——翦伯贊《內(nèi)蒙訪古》三衢
指今 浙江 衢縣 。因縣境有 三衢山 ,故稱。 唐 羅隱 《寄三衢孫員外》詩:“ 小敷 文伯見何時,南望 三衢 渴復(fù)饑?!?宋 楊萬里 《過安仁市得風(fēng)掛帆》詩:“何人道是 三衢 遠,掛起東風(fēng)十幅蒲?!薄抖膛陌阁@奇》卷四:“昔 宋 時 三衢 守 宋 產(chǎn)瞻 以書答狀元 留夢炎 ?!?清 吳偉業(yè) 《高涼司馬行》:“ 三衢 橘柚 廣州 柑,夢繞江南與海南?!?/p>
泛指通衢。三,言其多?!豆茏印ぽp重甲》:“昔者 桀 之時,女樂三萬人,晨噪於端門,樂聞於三衢,是無不服文繡衣裳者?!?/p>
道上
途中。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 謝車騎 在 安西 艱中, 林道人 往就語,將夕乃退。有人道上見者,問云:‘公何處來?’” 黃濟人 《將軍決戰(zhàn)豈止在戰(zhàn)場》第十章:“ 文強 繼續(xù)道:‘ 林氏 夫人在道上碰上一個農(nóng)民,她給了他金子,農(nóng)民用毛驢把她送到 葫蘆島 林偉濤 那里。’”
劉辰翁名句,八聲甘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