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連文鳳《重游天竺》:
何年飛去竺國{1-1}峰,下際滄海蟠蛟龍。
崛奇詭怪獻萬狀,八國播蕩吹不融。
千年老藤無根樹,長疑上有仙人住。
山空月白玄猿啼,咫尺蓬萊隔塵霧。
瑤草春深不復妍,荊棘花開顏色鮮。
誰驅蠻風煽劫火。
神驚鬼哭愁山川。
又疑黑衣故宰相,香火未冷今生緣。
欲挾須彌還北海,未必神通能廣大。
康回馮怒相傾摧,神氣未完支節(jié)解。
穿崖鑿谷何時寧,混沌死矣靈不靈。
注釋參考
劫火
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1.佛教語。謂壞劫之末所起的大火?!度释踅洝罚骸敖倩鸲慈?,大千俱壞。” 唐 張喬 《興善寺貝多樹》詩:“永共 終南 在,應隨劫火燒?!?宋 李綱 《次韻丹霞錄示羅疇老唱和詩》:“刧火洞燒時,自有安身處。”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附錄《晉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還隨刦火煙?!?清 龔自珍 《懺心》詩:“佛言刼火遇皆銷,何物千年怒若潮?”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釋子又常謂 東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
(2).借指兵火。 清 顧炎武 《恭謁天壽山十三陵》詩:“ 康 昭 二明樓,并遭劫火亡?!?清 納蘭性德 《南歌子·古戍》詞:“何年劫火賸殘灰,試看英雄碧血滿 龍堆 ?!?/p>
連文鳳名句,重游天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