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強(qiáng)至《題惟晤師斑竹杖》:
蜀江濯錦含文漪,竹生江岸初綠滋。
錦波一浸入竹肌,萬洗不落斑在皮。
又聞淚點(diǎn)灑舜妃,遺跡漸染傳今時。
搯不受爪滑可持,隱起高節(jié)無屈欹。
江神雖寶莫自私,煙根忽逐霜刀離。
截而為杖得者誰,龐眉大士今一枝。
{左文右扁}斕頗與壞衲宜,朝躋山巔暮江湄。
山備兕虎江蛟螭,爾杖未折莫汝危。
足力自健無險(xiǎn)巇,安用童子兩肩為。
當(dāng)年常竹紋無奇,猶托變化神葛陂。
況此已是斑龍兒,長恐一旦風(fēng)云隨。
復(fù)整頭角還天逵,未必久為師有之。
注釋參考
兕虎
(1).兕與虎。泛指猛獸。《老子》:“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漢 張衡 《西京賦》:“威懾兕虎,莫之敢當(dāng)?!?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赴bai{1*1}刃而忘生,格兕虎於林谷者,勇人也?!?/p>
(2). 孔子 在 陳 絕糧,弟子有怨意,因召 子路 問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岬婪切??吾何為於此?”見《史記·孔子世家》。后用為道衰不遇之典實(shí)。 宋 蘇軾 《見子由與孔常父唱和詩輒次其韻》:“吾道其非耶?野處豈兕虎!” 清 顧炎武 《與人札》:“老仁兄閉戶著書,窮探今古,以視弟之久客邊塞,歌兕虎而畏風(fēng)波者,夐若霄凡之隔矣?!?/p>
蛟螭
(1).猶蛟龍。亦泛指水族。 漢 揚(yáng)雄 《羽獵賦》:“探巖排碕,薄索蛟螭?!?明 朱鼎 《玉鏡臺記·石勒稱王》:“倚天長劍泣蛟螭,那怕金壘湯池。” 章炳麟 《印度人之觀日本》:“ 日本 文化安所受之?儒書文藝近取 zhi{1|1}那 ,佛教乃自 印度 迆入,無二國者, 日本 則終古為蛟螭蜃蛤耳?!眳⒁姟?蛟龍 ”。
(2).指器物上的螭形圖案。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蛟螭露筍簴,縞練吹組帳?!?清 唐孫華 《國學(xué)進(jìn)士題名碑》詩:“蛟螭蚴蟉蟠贔屭,千秋名姓留嵯峨。”
(3).指形似蛟龍的拐杖。 唐 韓愈 《和虞部盧四汀酬翰林錢七徽赤藤杖歌》:“空堂晝眠倚牖戶,飛電著壁搜蛟螭。” 明 李東陽 《靈壽杖歌》:“蛟螭盤拏露頭角,熊經(jīng)樹顛虎山腳?!?/p>
折莫
亦作“ 折末 ”。亦作“折麼”。1.任憑。 元 費(fèi)唐臣 《貶黃州》第一折:“臣折么流 儋耳 ,臣折么貶 夜郎 ,一個因書 賈誼 長沙 放,一個因詩 杜甫 江邊葬?!?元 范康 《竹葉舟》第一折:“折莫將 陶朱公 貴像把黃金鑄,到底也載不的 西子 泛江湖。”《古今小說·張古老種瓜娶文女》:“折莫三重門戶,選甚十二樓中?” 清 洪昇 《長生殿·合圍》:“折末的銅作壁,鐵作壘,有什么攻不破、攻不破也雄關(guān)。”
(2).不論;不管?!吨熳诱Z類》卷一一八:“若能於《大學(xué)》《語》《孟》《中庸》四書窮究得通透,則經(jīng)傳中折莫甚大事,以其理推之無有不曉。”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一:“折莫老的、小的、俏的、村的,滿壇里熱荒。” 元 關(guān)漢卿 《單刀會》第三折:“折么他滿筵人列著先鋒將,小可如百萬軍刺 顏良 時那一場攘?!?/p>
(3).莫非;或許。 元 無名氏 《舉案齊眉》第三折:“你道他無聰明智慧,折莫他便魯坌愚癡?!?/p>
強(qiáng)至名句,題惟晤師斑竹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