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斗東邊窄,三吳西角深
出自宋代陳輔《詩(shī)二首》:
牛斗東邊窄,三吳西角深。
山能醒客酒,江會(huì)冷人心。
注釋參考
牛斗
指牛宿和斗宿。傳說 吳 滅 晉 興之際,牛斗間常有紫氣。 雷煥 告訴尚書 張華 ,說是寶劍之氣上沖于天,在 豫東 豐城 。 張華 派 雷 為 豐城 令,得兩劍,一名龍泉,一名太阿,兩人各持其一。 張華 被誅后,失所持劍。后 雷煥 子持劍過 延平津 ,劍入水,但見兩龍各長(zhǎng)數(shù)丈,光采照人。見《晉書·張華傳》。后常用以為典。 北周 庾信 《思舊銘》:“劍沒 豐城 ,氣存牛斗。” 唐 杜甫 《所思》詩(shī):“徒勞望牛斗,無計(jì)斸龍泉?!?元 薩都剌 《過延平津》詩(shī):“神光射霄漢,牛斗為不明。” 何其芳 《憶昔》詩(shī):“光芒萬丈射牛斗,要把人間重鑄成?!?/p>
牛鬭:1.謂牛相斗。 北周 庾信 《周譙國(guó)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月峽猿啼,江神牛鬭。” 元 張雨 《春耕》詩(shī):“壺漿稚子看牛鬭,卻過田頭午餉時(shí)?!?/p>
(2).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yǔ)·紕漏》:“ 殷仲堪 父病虛悸,聞牀下蟻動(dòng),謂是牛鬭?!?劉孝標(biāo) 注引 檀道鸞 《續(xù)晉陽(yáng)秋》:“ 仲堪 父曾有失心病?!焙笥谩芭ta”指病虛、心神恍惚。 五代 李瀚 《蒙求》詩(shī):“ 廣 客蛇影, 殷 師牛鬭?!?/p>
東邊
(1).東部邊境。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春申君》:“以 吳 封 春申君 ,使備東邊。” 唐 楊巨源 《薛司空自青州歸朝》詩(shī):“ 黃河 岸畔久無事, 滄海 東邊獨(dú)有功?!?/p>
(2).東面。 唐 劉禹錫 《石頭城》詩(shī):“ 淮水 東邊舊時(shí)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只有盡頭東西對(duì)面的兩間是個(gè)單間,他便在東邊這間歇下?!?/p>
三吳
(1).地名。 晉 指 吳興 、 吳郡 、 會(huì)稽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漸水》:“ 永建 中, 陽(yáng)羨 周嘉 上書,以縣( 會(huì)稽 )遠(yuǎn),赴會(huì)至難,求得分置,遂以 浙江 西為 吳 ,以東為 會(huì)稽 。 漢高帝 十二年,一 吳 也,后分為三,世號(hào)‘ 三吳 ’。 吳興 、 吳郡 , 會(huì)稽 其一焉?!?唐 張彥遠(yuǎn) 《歷代名畫記·論畫體工用榻寫》:“ 江 南地潤(rùn)無塵,人多精藝, 三吳 之跡,八絶之名, 逸少 右軍, 長(zhǎng)康 散騎,書畫之能,其來尚矣。”
(2).地名。 唐 指 吳興 、 吳郡 、 丹陽(yáng) ?!锻ǖ洹ぶ菘な罚骸?蘇州 , 春秋 吳國(guó) 之都也……與 吳興 、 丹陽(yáng) 為 三吳 。 齊 因之。 陳 置 吳州 。 隋 平 陳 ,改曰 蘇州 。 煬帝 初,復(fù)曰 吳州 ,尋為 吳郡 。大 唐 為 蘇州 ,或?yàn)?吳郡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三:“今天下安危,在于 淮 楚 。師振則 三吳 安, 三吳 安則國(guó)家不失外府?!?唐 杜牧 《題桐葉》詩(shī):“ 三吳 煙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p>
(3).地名。 宋 指 蘇州 、 常州 、 湖州 。 宋 司馬光 《送楊太祝忱知長(zhǎng)洲縣》詩(shī):“ 三吳 佳縣首,民物舊熙熙。”
(4).泛指 長(zhǎng)江 下游一帶。 唐 李白 《猛虎行》:“ 三吳 邦伯皆顧盼,四海雄俠兩追隨。” 金 劉致君 《鷓鴣天》詞:“修月客,弄云娘, 三吳 清興入淋浪?!?/p>
陳輔名句,詩(shī)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