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fēng)秋露略紛敷,皓雪青霜已摧朽
出自宋代周必大《次韻鄒德章監(jiān)簿官舍芙蓉芭蕉》:
君不見蜀都之城百里長,無數(shù)芙蓉遮女墻。
遂令邦人記舊俗,往往空巷爭新妝。
又不見云夢澤中吞美惡,想如所夸殊落落。
獨(dú)將巴且并蘭芷,楚客至今猶憶昨。
兩邦不為天下溪,顧乃著意濁水泥。
眼看紅綠意先眩,玩物固應(yīng)為物迷。
豈知弱質(zhì)甚蒲柳,成毀須臾翻覆手。
春風(fēng)秋露略紛敷,皓雪青霜已摧朽。
主人學(xué)道窮三馀,俯視官舍真蘧廬。
從渠草木榮與枯,只有此心常自如。
水邊比色寧見素,隍中覆鹿初何據(jù)。
似耶非耶誰與論,彼夢我夢隨所住。
大篇字字皆披沙,清晨走送驚鄰家。
鈍根也復(fù)發(fā)深省,世間何物非空花。
注釋參考
春風(fēng)
春風(fēng) (chūnfēng) 春天的風(fēng) spring breeze 春風(fēng)十里揚(yáng)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zèng)別》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with smile秋露
(1).秋日的露水。 南朝 宋 顏延之 《祭屈原文》:“秋露未凝,歸神太素?!?隋 薛道衡 《老氏碑》:“春泉如醴,出自京師,秋露凝甘,遍於竹葦?!?唐 杜甫 《移居gong{1*1}安敬贈(zèng)衛(wèi)大郎》詩:“水煙通徑草,秋露接園葵。”
(2).指清酒。 宋 蘇軾 《濁醪有妙理賦》:“湛若秋露,穆如春風(fēng),疑宿云之解駮,漏朝日之暾紅,初體粟之失去,旋眼花之掃空?!?明 高啟 《次韻答朱冠君游西山之作》:“玉壺一雙秋露傾,唯此可以忘吾情。” 金檀 輯注:“《庶物異名疏》:‘薌林秋露, 向白恭 酒名?!?/p>
(3).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有“秋露如珠”之句,后因以“秋露”喻明珠。 元 張憲 《孥弟走馬歌》:“金龍五爪蟠彩袍,滿背真珠撒秋露。”
紛敷
猶紛披。 漢 王逸 《九思·守志》:“桂樹列兮紛敷,吐紫華兮布條。” 晉 潘岳 《西征賦》:“華實(shí)紛敷,桑麻條暢?!?唐 孟郊 《旅次湘沅有懷靈均》詩:“君臣逸雍熙,德化盈紛敷?!眳⒁姟?紛披 ”。
皓雪
白雪。 晉 陸機(jī) 《七徵》:“灼若皓雪之頽玄云,皎若明珠之積緇匱?!?唐 元稹 《書異》詩:“孟冬初寒月,渚澤蒲尚青。飄蕭北風(fēng)起,皓雪紛滿庭?!?/p>
青霜
(1).青白色的霜;秋霜。一說司霜之神為青女,故名。 宋 曾鞏 《地動(dòng)》詩:“據(jù)經(jīng)若此非臆測,皎如秋日浮青霜?!?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四部分三:“屋瓦上微微有點(diǎn)青霜,北風(fēng)停止了?!?/p>
(2).袍名。其色青白,故稱?!稘h武帝內(nèi)傳》:“夫人年可二十餘,天姿精耀,靈眸絶朗,服青霜之袍,云彩亂色,非錦非繡,不可名字。”
(3).喻指斑白的頭發(fā)。 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愁覩青霜點(diǎn)鬢毛,蒯緱長夜氣蕭蕭?!?楊朔 《紅花草》:“會見了不少親身參加過 井岡山 斗爭的舊人,都老了,當(dāng)年的少先隊(duì)員也已是滿頭青霜了。”
(4).指劍。劍光青凜若霜色,故稱。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騰蛟起鳳, 孟學(xué)士 之詞宗;紫電青霜, 王將軍 之武庫?!?/p>
摧朽
見“ 摧枯拉朽 ”。
周必大名句,次韻鄒德章監(jiān)簿官舍芙蓉芭蕉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