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先秦 子思《中庸·第十一章》:
摘自《中庸·第十一章》
解釋:有些品德不錯(cuò)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廢,不能堅(jiān)持下去,而我是絕不會(huì)停止的。
原文摘要:
子曰:“素隱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p>
注釋參考
君子
君子 (jūnzǐ) 對(duì)統(tǒng)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gentleman 彼君子兮?!对?shī)·魏風(fēng)·伐檀》 君子不齒?!啤?韓愈《師說(shuō)》 君子寡欲?!抉R光《訓(xùn)儉示康》 君子多欲。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來(lái)指人格高尚的人 a man of noble character 不亦君子乎。——《論語(yǔ)》 君子有不戰(zhàn)?!睹献印す珜O丑下》 君子博學(xué)?!盾髯印駥W(xué)》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傳》 對(duì)別人的尊稱 honorific title to thers 君子書敘?!啤?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鳌?顧炎武《復(fù)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后。——清· 梁?jiǎn)⒊蹲T嗣同傳》遵道
遵循正道。亦以比喻遵循法度?!冻o·離騷》:“彼 堯 舜 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 桀 紂 之昌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荀子·儒效》:“故君子務(wù)修其內(nèi)而讓之于外,務(wù)積德於身而處之以遵道。” 漢 揚(yáng)雄 《長(zhǎng)楊賦》:“今朝廷純?nèi)?,遵道顯義?!?唐 皮日休 《移元徵君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也已矣。”
半途而廢
半途而廢,半途而罷 (bàntú’érfèi,bàntú’érbà) 廢:停止。半路上停下來(lái)。比喻工作沒做完就停止了 do sth.by halves;leave off sth.halfway;give up halfway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禮記·中庸》 陛下持之不堅(jiān),半途而罷,傷威損費(fèi),為弊必深。——韓愈《論淮西事宜狀》 成語(yǔ)解釋廢:停止。指做事不能堅(jiān)持到底,中途停頓,有始無(wú)終。半途而廢出處《禮記·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難已矣?!笔褂美淙绻痛苏?qǐng)假回國(guó),這里的事半途而廢,將來(lái)保舉弄不到,白吃一趟辛苦。已矣
已矣 (yǐyǐ) finish;be over 語(yǔ)氣詞連用,加強(qiáng)語(yǔ),表示事物的發(fā)展變化,可譯成“啦” “已”為動(dòng)詞,止,完結(jié)?!耙印睘檎Z(yǔ)氣詞“了”?!耙岩印笨勺g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濉?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濉?袁枚《祭妹文》子思名句,中庸·第十一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我們都死了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