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魏野《題僧寺》:
世情冷暖由分別,何必區(qū)區(qū)較異同。
但得常將紅袖拂,也應(yīng)勝似碧紗籠。
注釋參考
紅袖
(1).女子的紅色衣袖。 南朝 齊 王儉 《白紵辭》之二:“情發(fā)金石媚笙簧,羅袿徐轉(zhuǎn)紅袖揚(yáng)。” 唐 杜牧 《書情》詩:“摘蓮紅袖濕,窺淥翠蛾頻?!?后蜀 歐陽炯 《南鄉(xiāng)子》詞:“紅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風(fēng)相對語?!?/p>
(2).指美女。 唐 元稹 《遭風(fēng)》詩:“喚上驛亭還酩酊,兩行紅袖拂尊罍?!?元 關(guān)漢卿 《金線池》楔子:“華省芳筵不待終,忙攜紅袖去匆匆。” 清 孫枝蔚 《記夢》詩:“頭上黃金雙得勝,眼前紅袖百慇懃?!?魯迅 《且介亭雜文·憶劉半農(nóng)君》:“幾乎有一年多,他沒有消失掉從 上海 帶來的才子必有‘紅袖添香夜讀書’的艷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給我們罵掉了?!?/p>
勝似
勝似 (shèngsì) 勝于;超過 be better than 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不管風(fēng)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猰ao{1~1}澤{1*1}東《水調(diào)歌頭·游泳》碧紗籠
(1).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起自寒苦》:“ 王播 少孤貧,嘗客 揚(yáng)州 惠昭寺 木蘭院 ,隨僧齋飡。諸僧厭怠, 播 至,已飯矣。后二紀(jì), 播 自重位出鎮(zhèn)是邦,因訪舊游,向之題已皆碧紗幕其上。 播 繼以二絶句曰:‘……上堂已了各西東,慙愧闍黎飯后鐘。二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六:“世傳 魏野 嘗從 萊公 ( 寇準(zhǔn) )游 陜府 僧舍,各有留題。后復(fù)同游,見 萊公 之詩,已用碧紗籠護(hù),而 野 詩獨(dú)否,塵昏滿壁。時(shí)有從行官妓,頗慧黠,即以袂就拂之。 野 徐曰:‘若得常將紅袖拂,也應(yīng)勝似碧紗籠?!?萊公 大笑?!焙笠浴氨碳喕\”為詩以人重的典故。 宋 楊萬里 《行部決獄宿新隆寺觀鄒至完題壁》詩:“若愛殿前蒼玉佩,斷無身后碧紗籠。” 明 李東陽 《次韻寄題鏡川先生后樂園》之一:“多少舊題詩句在,碧紗籠底認(rèn)青苔?!币嗍∽鳌?碧紗 ”。 宋 孫覿 《再至》詩:“懸知不是 唐 王播 ,慚愧高僧護(hù)碧紗?!?/p>
(2).綠紗燈罩。 五代 齊己 《燈》詩:“紅燼自凝清夜朵,赤心長謝碧紗籠?!?/p>
魏野名句,題僧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