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不記人分袂,短棹空隨月到家
出自宋代仲并《歸自江陰寄蔣知郡汪簽判》:
維舟江口未棲鴉,急趁飛觴一笑嘩。
旋喜使君傾皂蓋,盡從醉客墮烏紗。
高城不記人分袂,短棹空隨月到家。
尚欲趨陪連夜飲,東籬容有后開花。
注釋參考
記人
指為《禮經(jīng)》作記的人?!秲x禮·士冠禮》“死而謚,今也” 唐 賈公彥 疏:“記人記此者,欲見自上所陳冠禮以士為本者,由無生而貴,皆從士賤者而升也。”
分袂
離別。 晉 干寶 《秦女賣枕記》:“﹝ 秦女 ﹞取金枕一枚,與 度 ( 孫道度 )為信,乃分袂泣別?!?唐 李山甫 《別楊秀才》詩:“如何又分袂,難話別離情?!?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早食后,與送客出寺,至 慈姥巖 前徘徊,皆不忍分袂?!?孫中山 《倫敦被難記》:“ 康 孟 二君為予往來奔走營救,至是晚(即星期日)下午七點(diǎn)鐘時,始各分袂?!?/p>
短棹
亦作“ 短櫂 ”。 1.劃船用的小槳。 五代 閻選 《定風(fēng)波》詞:“扁舟短棹歸蘭浦,人去,蕭蕭竹徑透青莎?!?宋 朱敦儒 《好事近·漁父》詞:“短棹釣船輕,江上晚煙籠碧?!?元 張憲 《賦松江漁者》:“短櫂輕舟白髮翁,往來常在 泖 西東?!?清 侯方域 《與阮光祿書》:“僕今已遭亂無家,扁舟短棹,措此身甚易?!?/p>
(2).指小船。 唐 戴叔倫 《泛舟》詩:“孤尊秋露滑,短櫂晚煙迷。” 宋 無名氏 《水調(diào)歌頭·建炎庚戌題吳江》詞:“平生 太湖 上,短棹幾經(jīng)過。如今重到何事,愁與水云多。”
到家
到家 (dàojiā) 完備;周詳 complete 在學(xué)識和工作上有相當(dāng)造詣 reach a very high level;be perfect 他的表演還不到家 回到家中 go home;come home仲并名句,歸自江陰寄蔣知郡汪簽判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