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踏深泥南內(nèi)去,紫宸殿下進(jìn)名歸
出自宋代項(xiàng)安世《阜陵復(fù)土詣重華奉慰遇雪不勝哀愴》:
龍胡九鍤閉玄扉,虎落千年護(hù)翠微。
永阜凄涼成永夜,重華蕭瑟見重闈。
云迷八表俱愁思,雪滿千山盡素衣。
更踏深泥南內(nèi)去,紫宸殿下進(jìn)名歸。
注釋參考
深泥
很深的泥濘?!吨芏Y·考工記·輪人》:“參分其輻之長,而殺其一,則雖有深泥,亦弗之溓也?!?/p>
過于拘泥?!吨熳尤珪肪砹骸敖?jīng)旨要子細(xì)看上下文義,名數(shù)制度之類,略知之便得,不必大段深泥,以妨學(xué)問?!?/p>
南內(nèi)
(1). 唐 代 長安 的 興慶宮 。原系 玄宗 為藩王時故宅,后為宮,位于 大明宮 (東內(nèi))之南,故名。 唐 白居易 《長恨歌》:“ 西宮 南內(nèi) 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新唐書·后妃傳下·穆宗貞獻(xiàn)蕭皇后》:“初, 大和 中, 懿安太后 居 興慶宮 ……帝每五日問安及歲時慶謁,率繇復(fù)道至 南內(nèi) ?!?清 洪昇 《長生殿·雨夢》:“朕自幸 蜀 還京,退居 南內(nèi) ,每日只是思想妃子?!?/p>
(2). 南宋 皇帝居住的地方?!端问贰ぽ浄玖罚骸爸信d,服御惟務(wù)簡省,宮殿尤樸?;实壑釉坏?,總曰大內(nèi),又曰 南內(nèi) ,本 杭州 治也。 紹興 初,創(chuàng)為之。” 宋 周密 《武林舊事·乾淳奉親》:“官家恭請?zhí)?、太后來日?南內(nèi) 排當(dāng)?!?/p>
(3). 明 代皇城中的小南城。 清 吳長元 《宸垣識略·皇城一》:“緞疋庫庫神廟,在內(nèi) 東華門 外小南城,名 里新庫 ,即 明 英宗 所居之 南內(nèi) 。 永樂 中所謂 東苑 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韻》:“ 南內(nèi) 湯池仍蔓草, 東陵 輦路又斜陽?!?/p>
紫宸
(1).宮殿名,天子所居。 唐 宋 時為接見群臣及外國使者朝見慶賀的內(nèi)朝正殿,在 大明宮 內(nèi)。 唐 杜甫 《冬至》詩:“杖藜雪后臨丹壑,鳴玉朝來散 紫宸 。”
(2).泛指宮廷。 明 沉鯨 《雙珠記·郵亭失珠》:“纔離 紫宸 ,平步蓮鞋穩(wěn)?!?清 孫枝蔚 《北山》詩:“戰(zhàn)士從來苦,誰曾達(dá) 紫宸 。”參閱《唐六典·尚書工部》、 宋 王應(yīng)麟 《玉?!m室·唐紫宸殿》。
(3).借指帝王、帝位?!稌x書·后妃傳序》:“若乃作配皇極,齊體紫宸,象玉牀之連后星,喻金波之合羲璧?!薄读簳ぴ奂o(jì)》:“紫宸曠位,赤縣無主,百靈聳動,萬國回皇?!?/p>
殿下
殿下 (diànxià) 用作對帝后、帝妃及太子、公主、諸親王的敬稱 (直接稱呼)Your Highness;(間接稱呼)His or Her Highness進(jìn)名
特指將薦用或晉謁人員的姓名稟報(bào)皇帝?!杜f唐書·韋貫之傳》:“同列以 張仲素 、 段文昌 進(jìn)名為學(xué)士, 貫之 阻之,以行止未正,不宜在內(nèi)庭?!薄缎绿茣みx舉志下》:“又詔員外郎、御史諸供奉官,皆進(jìn)名敕授?!?宋 梅堯臣 《碧云騢》:“ 遵 昨日閤門進(jìn)名,已許上殿,今日班次至而止之,必有蒙蔽圣聰而為 梁適 者,請中官奏,臣不敢退?!?/p>
項(xiàng)安世名句,阜陵復(fù)土詣重華奉慰遇雪不勝哀愴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