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紳《寒松賦》:
松之生也,于巖之側(cè)。
流俗不顧,匠人未識。
無地勢以炫容,有天機(jī)而作色。
徒觀其貞枝肅矗,直干芊眠,倚層巒則捎云蔽景,據(jù)幽澗則蓄霧藏?zé)煛?br>穹石盤薄而埋根,凡經(jīng)幾載;古藤聯(lián)緣而抱節(jié),莫記何年。
于是白露零,涼風(fēng)至;林野慘栗,山原愁悴。
彼眾盡于玄黃,斯獨茂于蒼翠,然后知落落高勁,亭亭孤絕。
其為質(zhì)也,不易葉而改柯;其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
葉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節(jié)。
若乃確乎不拔,物莫與隆,陰陽不能變其性,雨露所以資其豐。
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蓋;流形入夢,十八載而為公。
不學(xué)春開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亂曰:負(fù)棟梁兮時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諒可用而不用,固斯焉而取斯。
注釋參考
于是
于是 (yúshì) 緊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現(xiàn)某種結(jié)果 as a result;therefore;whereupon白露
白露 (Báilù) 節(jié)氣名,每年九月上旬交節(jié) White Dew涼風(fēng)
涼風(fēng) (liángfēng) 清涼的風(fēng) cool breeze 涼風(fēng)掠面林野
(1).樹木叢生的山野。 晉 張華 《鷦鷯賦》:“戀 鐘 岱 之林野,慕 隴 坻 之高松。”《百喻經(jīng)·子死欲停置家中喻》:“於是便更殺其一子,而擔(dān)負(fù)之,遠(yuǎn)葬林野?!?金 趙秉文 《煙際鐘》詩:“聲從煙際起,復(fù)向煙中微;隨風(fēng)散林野,渡頭人未歸。”
(2).指隱居之地。 唐 聶夷中 《燕臺》詩之一:“自然 樂毅 徒,趨風(fēng)走天下。何必馳鳳書,旁求向林野?!薄睹魇贰ゎ檻棾蓚鳌罚骸笆看蠓虮У棱钑r者,率退處林野。”
慘栗
(1).悲痛之極。 漢 王褒 《九懷·思忠》:“感余志兮慘慄,心愴愴兮自憐?!?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閻羅薨》:“公一夜夢父來,顏色慘慄。”
(2).寒極貌?!端貑枴ぶ琳嬉笳摗罚骸皻q太陽在泉,寒淫所勝,則凝肅慘慄?!?王冰 注:“慘慄,寒甚也?!薄豆旁娛攀住っ隙畾庵痢罚骸懊隙畾庵粒憋L(fēng)何慘慄?!?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凝冰慘慄,而不能凋欵冬之華。” 明 歸有光 《畏壘亭記》:“寒風(fēng)慘慄,木葉黃落?!?清 方文 《九日銅陵阻雨》詩:“前去 吳江 天慘慄,昨歸 京口 路凄涼?!?/p>
山原
山陵與原野?!逗鬂h書·龐參傳》:“ 三輔 山原曠遠(yuǎn),民庶稀疏,故縣丘城,可居者多?!?晉 嵇喜 《答弟叔夜》詩之三:“都邑可優(yōu)游,何必棲山原?!?唐 王勃 《滕王閣詩序》:“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盱其駭矚?!?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四篇四:“此以山原林木為界,一封之,二封之,三封之,作種種界標(biāo),實與今人定田界之方法了無差異?!?/p>
愁悴
亦作“ 愁瘁 ”。憂傷憔悴?!秴问洗呵铩ろ樏瘛罚骸癌z 越王 ﹞時出行路,從車載食,以視孤寡老弱之潰?。焕ЦF顏色愁悴不贍者,必身自食之?!?唐 羅隱 《寄鄭補(bǔ)闕》詩:“別來愁悴知多少,兩度槐花馬上黃。” 宋 柳永 《郭郎兒近拍》詞:“愁瘁,枕簟微涼,睡久輾轉(zhuǎn)慵起?!?宋 朱熹 《九日》詩:“薄宦驅(qū)人向愁悴,舊游惟我最顛狂?!?/p>
李紳名句,寒松賦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9高傭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