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晁補之《開梅山》:
開梅山,梅山開自熙寧之五年。
其初連峰上參天,巒崖盤崄閡群蠻。
南北之帝鑿混元,此山不圯藏云煙。
躋攀鳥道出薈蔚,下視蛇脊相夤緣。
相夤緣,窮南山。
南山石室大如屋,黃閔之記盤瓠行跡今依然。
高辛氏時北有大戎寇,國中下令購頭首。
妻以少女金盈斗,遍國無人有畜狗。
厥初得之病耳婦,以盤覆瓠化而走。
堪嗟吳將軍,屈死狺狺口。
帝皇下令萬國同,事成違信道不容。
竟以女妻之,狗乃負(fù)走逃山中。
山崖幽絕不復(fù)人跡通,帝雖悲思深。
往求輒遇雨與風(fēng),更為獨力之衣短后裾。
六男六女相婚姻,木皮草實五色文。
武溪赤髀皆子孫,侏離其聲異言語。
情黠貌癡喜安土,自以吾父有功母帝女。
凌夷夏商間,稍稍病侵侮。
周宣昔中興,方叔幾振旅。
春秋絕筆逮戰(zhàn)國,一負(fù)一勝安可數(shù)。
邇來梅山恃險阻,黃茅竹箭霪霧雨。
南人顛踣斃溪弩,據(jù)關(guān)守隘類穴鼠。
一夫當(dāng)其厄,萬眾莫能武。
欲知梅山開,誰施神禹斧。
大使身服儒,賓客盈幕府。
檄傳傜初疑,叩馬卒歡舞。
坦然無障塞,土石填溪渚。
伊川被發(fā)祭,一變卒為虜。
今雖關(guān)梁通,失制后誰御。
開梅山,開山易。
防獠難,不如昔人閉玉關(guān)。
注釋參考
夷夏
(1).夷狄與華夏的并稱。古代常以指 中國 境內(nèi)的各族人民?!吨軙び谝韨鳌罚骸?翼 又推誠布信,事存寬簡,夷夏感悅,比之大小 馮君 焉?!?唐 劉禹錫 《賀赦表》:“用含弘光大之澤,副夷夏會同之心?!?明 徐渭 《初入京瞻宮闕》詩:“域中夷夏極,天上帝王家?!?/p>
(2).指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與內(nèi)地。 唐 王勃 《滕王閣序》:“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
稍稍
稍稍 (shāoshāo) 稍微 just a little 我的手表稍稍快了點 [司機]稍稍地側(cè)著頭。——《櫻花贊》 逐漸;漸漸 gradually 稍稍蠶食之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宋· 王安石《傷仲永》侵侮
侵犯輕慢;侵害欺侮。《公孫龍子·跡府》:“使此人廣庭大眾之中,見侵侮而終不敢斗,王將以為臣乎?”《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傳·南蠻》:“中國貪其珍賂,漸相侵侮,故率數(shù)歲一反?!?宋 陳亮 《勉強行道大有功》:“夷狄之侵侮 漢 家,非 武帝 之私怒也。用為私怒,則人不聊生,徒為世戒耳?!?清 劉大櫆 《方庶母林氏傳》:“嫡妾之分不明,而上虐使其下,下侵侮其上,則家人之位不正,品物何由而遂乎?” 嚴(yán)復(fù) 《論世變之亟》:“而常受他族之侵侮,而莫與誰何,忠愛之道,固如是乎?”
晁補之名句,開梅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