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熊禾《春雨》:
春來一月雨,米斗錢三千。
江空盡絕市,灶冷廚無煙。
我從莆城來,四望良凄然。
濱海皆食淡,邏卒相尋挻。
累累起夫役,庶局供熬煎。
玉食寧幾何,千百俱并緣。
只今二月節(jié),何暇及種田。
使臣詢民瘼,當(dāng)務(wù)固有先。
近倉有陳粟,庶解朝夕懸。
州縣價一平,鄉(xiāng)閭自然寬。
欲言事何限,何當(dāng)息民肩。
注釋參考
言事
(1).古代專指向君王進(jìn)諫或議論政事?!盾髯印ご舐浴罚骸?孟子 三見 宣王 ,不言事?!?唐 韓愈 《送王秀才序》:“ 建中 初,天子嗣位,有意 貞觀 、 開元 之丕績,在廷之臣爭言事?!?明 歸有光 《題<太仆寺志>后》:“ 懷東 顧先生 ……以言事忤旨,安置 保安 ?!?/p>
(2).今亦指向政府進(jìn)言或議論國家大事。 mao{1~1}澤{1*1}東 《在省市自治區(qū)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一:“他上書言事,有信一封?!?/p>
(3).訴說或陳述事情?!妒酚洝て綔?zhǔn)書》:“使問曰:‘家豈有寃,欲言事乎?’” 唐 柳宗元 《與史官韓愈致<段秀實太尉逸事>書》:“今所趨走州刺史 崔公 ,時賜言事,又具得太尉實跡,參校備具。”
(4).謂記言與記事。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一:“雖言事必史,而象闕未箴?!?唐 柳宗元 《柳宗直<西漢文類>序》:“左右史混久矣,言事駁亂,《尚書》、《春秋》之旨不立?!奔⒁?孫汝聽 曰:“《禮記·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拢磩右?。”又引 童宗說 曰:“《書》以紀(jì)言,《春秋》以紀(jì)事?!?/p>
(5).指公文?!端鍟ぐ俟僦旧稀罚骸爸T王公侯國官,皆稱臣……其公文曰言事?!?/p>
何限
(1).多少,幾何。 前蜀 韋莊 《和人春暮書事寄崔秀才》詩:“不知芳草情何限?只怪游人思易傷。” 宋 范成大 《次韻陸務(wù)觀編修新津遇雨》之一:“平生飄泊知何限?少似 新津 風(fēng)雨時?!?清 余懷 《<板橋雜記>序》:“一代之興衰,千秋之感慨,其可歌可録者何限?” 魯迅 《花邊文學(xué)·論秦理齋夫人事》:“窮鄉(xiāng)僻壤或都會中,孤兒寡婦,貧女勞人之順命而死,或雖然抗命,而終于不得不死者何限,但曾經(jīng)上誰的口,動誰的心呢?”
(2).無限,無邊。 唐 韓愈 《郴口又贈》詩之二:“沿涯宛轉(zhuǎn)到深處,何限青天無片云。”
何當(dāng)
(1).猶何日,何時。《玉臺新詠·古絕句一》:“何當(dāng)大刀頭,破鏡飛上天?!?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六:“故見鄙姿,逢君輝光。身遠(yuǎn)心近,何當(dāng)暫忘?!?唐 李商隱 《夜雨寄北》詩:“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 巴山 夜雨時?!?郁達(dá)夫 《奉懷》詩:“何當(dāng)剪燭 江 南墅,重試清談到夜分?!?/p>
(2).猶何妨;何如。 唐 武元衡 《長安敘懷寄崔十五》詩:“聞?wù)h 唐生 子孫在,何當(dāng)一為問窮通?” 宋 蘇軾 《龜山辯才師》詩:“何當(dāng)來世結(jié)香火,永與名山供井磑?!?/p>
(3).猶安得,怎能。 唐 岑參 《阻戎瀘間群盜》詩:“帝鄉(xiāng)北近日, 瀘口 南連蠻。何當(dāng)遇 長房 ,縮地到京關(guān)?!?宋 王安石 《次韻答陳正叔》之二:“何當(dāng)水石他年住,更把韋編靜處開。” 清 錢謙益 《玉堂雙燕行送劉晉卿趙景之兩太史謫官》詩:“何當(dāng)鳴梧比丹鳳,且愿銜花效黃雀?!?/p>
(4).猶何況。 唐 王昌齡 《江上聞笛》詩:“不知誰家子,復(fù)奏 邯鄲 音,水客皆擁棹,空霜遂盈襟。羸馬望北走,遷人悲 越 吟。何當(dāng)邊草白,旌節(jié) 隴 城陰?!?宋 蘇軾 《無題》詩:“年光與時景,頃刻互衰變。何當(dāng)血肉身,安得常強??!” 明 陳所聞 《金落索·閨怨》套曲:“ 姮娥 尚悔偷靈藥,風(fēng)雨何當(dāng)憶故人?”
(5).猶合當(dāng),應(yīng)當(dāng)。 唐 杜甫 《畫鷹》詩:“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dāng)擊凡鳥,毛血灑平蕪?!?宋 王安石 《送潘景純》詩:“明時正欲精蒐選,榮路何當(dāng)力薦延?!本﹦ 堆汩T關(guān)》第一場:“決勝千里辨輸贏,單注著 黃巢 今日何當(dāng)敗?!?/p>
(6).猶何嘗。 晉 傅玄 《秦女休行》:“百男何當(dāng)益,不如一女良?!?/p>
息民
謂使人民得到休養(yǎng)生息?!蹲髠鳌る[公七年》:“凡諸侯同盟,於是稱名,故薨則赴以名,告終,稱嗣也,以繼好息民?!?漢 賈誼 《過秦論下》:“案土息民,以待其敝。” 唐 柳宗元 《非國語下·祀》:“夫祀……自息民以下,咸無足取焉爾?!?清 魯一同 《秦論》:“ 秦 之強不強於 惠孝 之耕戰(zhàn),而強於 景哀 之息民?!?孫中山 《致國{1|1}民{1*1}dang員書》:“其所主張,以為今之所務(wù),惟在保境息民?!?/p>
熊禾名句,春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