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此滄洲路,嗟君久折腰。
出自唐朝皇甫冉《登石城戍望海寄諸暨嚴少府》
平明登古戍,徙倚待寒潮。江海方回合,云林自寂寥。
詎能知遠近,徒見蕩煙霄。即此滄洲路,嗟君久折腰。
注釋參考
即此
就此;只此。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五:“庶幾遺悔尤,即此是幽屏?!?清 李漁 《奈何天·師捷》:“好一個山名。鳳為百鳥之王,又是祥瑞之物,即此就是佳祥了?!?/p>
滄洲
濱水的地方。古時常用以稱隱士的居處。 三國 魏 阮籍 《為鄭沖勸晉王箋》:“然后臨滄洲而謝 支伯 ,登 箕山 以揖 許由 。” 南朝 齊 謝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詩:“既歡懷祿情,復(fù)協(xié)滄洲趣?!?唐 杜甫 《曲江對酒》詩:“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悲傷未拂衣?!?清 林則徐 《中秋炮臺眺月有作》詩:“涵空一白十萬頃,浄洗素練懸滄洲?!?/p>
折腰
折腰 (zhéyāo) 彎腰行禮,現(xiàn)引申作“傾倒”意 bow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猰ao{1~1}澤{1*1}東《沁園春·雪》 屈身事人 debase oneself 不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人?!骸?蕭統(tǒng)《文選·陶淵明傳》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皇甫冉名句,登石城戍望海寄諸暨嚴少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