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聲比廬霍,水色勝瀟湘。
出自唐朝皇甫冉《送康判官往新安賦得江路西南永》
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長。猿聲比廬霍,水色勝瀟湘。
驛樹收殘雨,漁家?guī)﹃?。何須愁旅泊,使者有輝光。
注釋參考
聲比
音調(diào)相諧?!秴问洗呵铩?yīng)同》:“氣同則合,聲比則應(yīng);鼓宮而宮動,鼓角而角動。”《漢書·公孫弘傳》:“臣聞之,氣同則從,聲比則應(yīng)。” 顏師古 注:“比亦和也?!?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言比成詩,聲比成音,雜而詠之,聚而聽之?!?/p>
廬霍
廬山 和 霍山 的并稱?!段倪x·謝靈運(yùn)<初發(fā)石首城>詩》:“游當(dāng) 羅浮 行,息必 廬 霍 期?!?李善 注:“ 廬 霍 ,二山名也。” 唐 皇甫冉 《送康判官往新安》詩:“猿聲比 廬 霍 ,水色勝 瀟湘 ?!?清 姚鼐 《左仲郛<浮渡詩>序》:“出 三峽 ,濟(jì)乎 洞庭 ,窺乎 廬 霍 ,循 東海 而歸?!?/p>
水色
(1).水面呈現(xiàn)的色澤。 南朝 梁簡文帝 《餞別》詩:“窗陰隨影度,水色帶風(fēng)移。” 唐 元稹 《和樂天早春見寄》:“湖添水色消殘雪,江送潮頭涌漫波?!?茅盾 《子夜》十七:“四面一望無際,是蒼涼的月光和水色?!?碧野 《月亮湖》:“斜日照著湖面,水色變化無窮,閃光的地方像銀鱗,深蒼的地方像綠緞?!?/p>
(2).淡青色,接近白色。 陳澄之 《慈禧西幸記·沐猴而冠》:“珍珠也帶到了,奶奶要的是一百零八顆,現(xiàn)在一式一樣大小,滴溜滾圓的,一般水色的帶來了一百二十一顆?!?/p>
(3).方言。指人的白里透紅的面色。如:那個姑娘臉上一點(diǎn)水色也沒有。
(4).指有水色?!缎氯A月報》1980年第6期:“這幾次回家來,媽也直說她胖了,白了,更水色、喜人咧?!?/p>
(5).古代陰陽家以五行配五色,水色為黑色?!蹲髠鳌ふ压迥辍贰鞍l(fā)為五色” 唐 孔穎達(dá) 疏:“五色,五行之色也。木色青,火色赤,土色黃,金色白,水色黑也?!?/p>
瀟湘
(1).指 湘江 。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渡胶=?jīng)·中山經(jīng)》:“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 江 淵, 澧 沅 之風(fēng),交 瀟湘 之淵。”《文選·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詩》:“ 洞庭 張樂池, 瀟湘 帝子游?!?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娥皇 女英 隨 舜 不返,死於 湘水 ?!?唐 李白 《遠(yuǎn)別離》詩:“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王琦 注引《湘中記》:“ 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見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鮮明?!?元 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韻》:“ 鳳池 分付夔龍去,萬頃 瀟湘 屬 湛然 。” 明 徐禎卿 《古意》詩:“帝子葬何處, 瀟湘 云正深?!?/p>
(2). 湘江 與 瀟水 的并稱。多借指今 湖南 地區(qū)。 唐 杜甫 《去蜀》詩:“五載客 蜀 鄙,一年居 梓州 ;如何關(guān)塞阻,轉(zhuǎn)作 瀟湘 游?” 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送劉恭父趨朝》詞:“歸輔五云丹陛,回首 楚 樓千里,遺愛滿 瀟 湘 。” 明 何景明 《雁》詩:“長風(fēng)度關(guān)塞,九月下 瀟 湘 ?!?/p>
皇甫冉名句,送康判官往新安賦得江路西南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9舞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