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先生好自譽,伯夷子路并為一
出自宋代蘇軾《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屬金山故作此》:
魏王大瓠無人識,種成何翅實五石。
不辭破作兩大樽,只憂水淺江湖窄。
我材濩落本無用,虛名驚世終何益。
東方先生好自譽,伯夷子路并為一。
杜陵布衣老且愚,信口自比契與稷。
暮年欲學(xué)柳下惠,嗜好酸咸不相入。
金山也是不羈人,早歲聞名晚相得。
我醉而嬉欲仙去,傍人笑倒山謂實。
問我此生何所歸,笑指浮休百年宅。
蒜山幸有閑田地,招此無家一房客。
注釋參考
方先生
指行為端正而有些迂腐、固執(zhí)的人。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二章:“又說,你是個方先生,她們都曾經(jīng)向你漏過口風(fēng),希望你先提出來說的,你卻走的是方格格路。”
伯夷
伯夷 (BóYí) 商朝末年孤竹國君的兒子。他和弟弟叔齊,在周武王滅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糧食,一同餓死在首陽山(現(xiàn)山西省永濟縣南)。后人稱頌他們能忠于故國 Bo Yi子路
子路 (Zǐlù)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的弟子。公元前542年生,前480年死,春秋時卞地人 Zilu--a student of Confucius 子路從而后。(子路與孔子同行,子路落在后面。)——《論語·微子》 子路行以告。(子路追上了孔子,把情況告訴了孔子。)蘇軾名句,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屬金山故作此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