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孟郊《濟源寒食》:
風(fēng)巢裊裊春鴉鴉,無子老人仰面嗟。
柳弓葦箭覷不見,高紅遠綠勞相遮。
女嬋童子黃短短,耳中聞人惜春晚。
逃蜂匿蝶踏地來,拋卻齋糜一瓷碗。
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沒腳走芳埃。
饑童餓馬掃花喂,向晚飲溪三兩杯。
莓苔井上空相憶,轆轤索斷無消息。
酒人皆倚春發(fā)綠,病叟獨藏秋發(fā)白。
長安落花飛上天,南風(fēng)引至三殿前。
可憐春物亦朝謁,唯我孤吟渭水邊。
枋口花間掣手歸,嵩陽為我留紅暉。
可憐躑躅千萬尺,柱地柱天疑欲飛。
蜜蜂為主各磨牙,咬盡村中萬木花。
君家甕甕今應(yīng)滿,五色冬籠甚可夸。
注釋參考
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zhuǎn)身就不見了高紅
(1).指掛在高枝上的紅色果實。 宋 蘇軾 《食荔支》詩之一:“爛紫垂先熟,高紅掛遠揚?!?/p>
(2).指胭脂?!栋籽┻z音·馬頭調(diào)·賣胭脂》:“ 王月英 ,家住在 東京 汴梁 , 周橋 以上把高紅賣?!?/p>
孟郊名句,濟源寒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