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霞真人去路杳,步虛一聲聞不聞
出自宋代白玉蟾《鳳凰臺(tái)》:
鳳去臺(tái)空事尚存,晨鐘暮鼓換罏薰。
魚龍吞吐四海水,鸞鶴歌嘯三天云。
花覺月寒春又老,沙知潮落夜將分。
紫霞真人去路杳,步虛一聲聞不聞。
注釋參考
紫霞
紫色云霞。道家謂神仙乘紫霞而行?!段倪x·陸機(jī)<前緩聲歌>》:“獻(xiàn)酬既已周,輕舉乘紫霞?!?劉良 注:“眾仙會(huì)畢,乘霞而去。”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三十:“至人洞玄象,高舉凌紫霞?!?明 張鳳翼 《灌園記·君后自責(zé)》:“誰知道絜帶咱,享榮華,似拔宅飛昇凌紫霞?!?/p>
真人
真人 (zhēnrén) 親身和活著的人 in the flesh; actual person 在銀幕上…但決非真人 道教稱有養(yǎng)本性或修行得道的人,多用做稱號(hào) immortal去路
去路 (qùlù) 前進(jìn)的道路;去某處的道路 way;outlet;way along which one is going 擋住敵人的去路步虛
(1).道士唱經(jīng)禮贊。 唐 李白 《題隨州紫陽先生壁》詩:“喘息飡妙氣,步虛吟真聲?!?王琦 注引《異苑》:“ 陳思王 游山,忽聞空里誦經(jīng)聲,清遠(yuǎn)遒亮,解音者則而寫之,為神仙聲。道士效之,作步虛聲?!?唐 施肩吾 《聞山中步虛聲》詩:“何人步虛南峯頂,鶴唳九天霜月冷?!薄独m(xù)資治通鑒·宋徽宗宣和元年》:“都城暴水,遣 靈素 厭勝,方率其徒步虛城上,役夫爭舉梃將擊之,走而免。” 明 無名氏 《精忠記·兆夢》:“小道小道,其實(shí)玄妙,善能步虛,又會(huì)佐醮。”
(2).見“ 步虛詞 ”。
(3).指道家傳說中神仙的凌空步行。《漢武帝內(nèi)傳》:“可以步虛,可以隱形。長生久視,還白留青?!?明 劉基 《升天行》:“中夜集五靈,步虛欵天關(guān)?!?清 蔣士銓 《第二碑·留香》:“浩氣長生,靈旗暗閃,且喜時(shí)逢清晏,歲際豐盈,不免步虛巡按一回?!?/p>
聲聞
(1).亦作“ 聲問 ”。音信?!秶Z·越語上》:“寡君 句踐 乏無所使,使其下臣 種 ,不敢徹聲聞於天王?!薄秴问洗呵铩べ澞堋罚骸?孫叔敖 、 沉尹莖 相與友, 叔敖 游於 郢 三年,聲問不知,修行不聞?!薄稘h書·蘇武傳》:“前發(fā) 匈奴 時(shí), 胡 婦適產(chǎn)一子 通國 ,有聲問來,愿因使者致金帛贖之。”《北史·儒林傳下·劉炫》:“ 炫 與妻子,相去百里,聲聞斷絶。”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謬誤》:“ 丁晉公 之逐,士大夫遠(yuǎn)嫌,莫敢與之通聲問。”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四章第一節(jié):“ 唐 北庭 節(jié)度使 李元忠 、 安西 四鎮(zhèn)留后 郭昕 率將士守境,與朝廷聲問中斷。”
(2).亦作“ 聲問 ”。名聲?!盾髯印ご舐浴罚骸暗轮琳呱珴汕?,行盡而聲問遠(yuǎn)?!薄俄n非子·內(nèi)儲(chǔ)說上》:“子聞寡人之聲聞,亦何如焉?”《三國志·蜀志·許靖傳》“ 南陽 宋仲子 於 荊州 與 蜀郡 太守 王商 書” 裴松之 注引 晉 陳壽 《益州耆舊傳》:“ 商 字 文表 , 廣漢 人,以才學(xué)稱,聲問著於州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健馱邏國》:“﹝論師﹞少好學(xué),有才辯,聲聞遐被,法俗歸心?!?宋 沉遼 《真覺開堂》:“自諸祖述作已達(dá)者,皆著聲問?!?清 曹寅 《題云辨上人小照》詩:“行識(shí)自來矜色相,聲聞何惜證飛仙。”參見“ 聲聞過情 ”。
梵文意譯。佛家稱聞佛之言教,證四諦之理的得道者。常指羅漢。《大乘義章》卷十七:“觀察四諦而得道者,悉名聲聞?!薄洞蟪肆x章》卷十七:“從佛聲聞而得道者,悉名聲聞?!薄抖鼗妥兾募ぞS摩經(jīng)押座文》:“五百聲聞皆被訶,住相法空分取證。”
白玉蟾名句,鳳凰臺(tái)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