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汝鐩《仰山行》:
平生幾兩謝公屐,愛山愛水真成癖。
集云峰在指顧間,年來抗塵乃絕跡。
西風(fēng)從臾作意登,佛境未入心境清。
九秋顥氣接嵐氣,五里松聲答泉聲。
招提金碧壓深窈,鐘鼓四時遞昏曉。
梵音獨許山鳥聽,禪夢不驚胡蝶繞。
土腴露飽蔬筍鮮,一粥一飲天上僧。
伊蒲供罷日卓午,浮空半是烹茶煙。
四藤欲知閣中味,萬字欲參堂上意。
請將此事且姑置,坐看山雨濯晚翠。
注釋參考
知閣
官名。“ 知閤門事 ”的省稱。 宋 吳自牧 《夢粱錄·閤職》:“閤門,在 和寧門 外,掌朝參、朝賀、上殿、到班、上官等儀范。有知閤、簿書、宣贊,及閤門祗候、寄班等官?!?/p>
參堂
(1).舊謂后輩見長輩、下級見上級。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嫁娶》:“其禮官請兩新人出房,詣中堂參堂?!薄度辶滞馐贰返谄呋兀骸芭e人報中了進士,即刻在下處擺起公座來陞座,長班參堂磕頭?!?/p>
(2).佛教語。指入僧堂參見長老、住持。 宋 葉適 《明覺寺》詩:“住山三載兩遭荒,侍者餓損扶參堂?!薄栋僬汕逡?guī)》卷五:“得度受沙彌戒已,覆住持,於何日參堂?!?/p>
(3).不經(jīng)吏部,直接赴政事堂由宰相注射。 宋 趙昇 《朝野類要·差除》:“京朝官,不於部授,即於廟堂陶鑄差遣,謂之參堂。”參見“ 干堂 ”。
上意
君上的心意、意旨?!段淖印ど隙Y》:“羣臣推上意而壞常,疎骨肉而自容?!薄缎绿茣ゎ佌媲鋫鳌罚骸皺?quán)寵日甚,道路以目,上意不下宣,下情不上達,此權(quán)臣蔽主,不遵 太宗 之法也?!?清 昭槤 《嘯亭雜錄·巴延三》:“時有上親侍小內(nèi)臣 鄂羅裡 ,人素聰黠,頗解上意?!?/p>
趙汝鐩名句,仰山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