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李群玉《晚蓮》
露冷芳意盡,稀疏空碧荷。殘香隨暮雨,枯蕊墮寒波。
楚客罷奇服,吳姬停棹歌。涉江無(wú)可寄,幽恨竟如何。
注釋參考
楚客
(1).指 屈原 。 屈原 忠而被謗,身遭放逐,流落他鄉(xiāng),故稱“楚客”。 唐 李白 《愁陽(yáng)春賦》:“ 明妃 玉塞, 楚 客楓林,試登高而望遠(yuǎn),痛切骨而傷心?!?唐 李商隱 《九日》詩(shī):“不學(xué) 漢 臣栽苜蓿,空教 楚 客詠江蘺?!?宋 賀鑄 《海陵西樓寓目》詩(shī):“王孫莫顧 漳 濱臥,漁父何知 楚 客才?!?/p>
(2).泛指客居他鄉(xiāng)的人。 唐 岑參 《送人歸江寧》詩(shī):“ 楚 客憶鄉(xiāng)信,向家湖水長(zhǎng)?!?唐 顧兆熊 《送友人歸漢陽(yáng)》詩(shī):“罇前別 楚 客,云水思縈回?!?宋 柳永 《卜算子》詞:“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 楚 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p>
奇服
(1).新奇的服裝;新奇的服飾?!吨芏Y·天官·閽人》:“奇服怪民不入宮?!?漢 賈誼 《新書(shū)·服疑》:“奇服文章,以等上下而差貴賤?!?三國(guó) 魏 曹植 《洛神賦》:“奇服曠世,骨像應(yīng)圖?!?唐 李復(fù)言 《續(xù)玄怪錄·楊恭政》:“箱中有奇服,非綺非羅,製若道人之衣。”
(2).比喻高潔的志行。《楚辭·九章·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王夫之 通釋:“奇,珍異也。奇服,喻其志行之美,即所謂修能也。” 清 方文 《送蕭賡九北歸》詩(shī):“偏我與爾好奇服,四海茫茫罕知遇?!?/p>
吳姬
吳 地的美女。 唐 王勃 《采蓮曲》詩(shī):“蓮浦夜相逢, 吳 姬 越 女何豐茸。” 宋 蘇軾 《王伯?dāng)刳w昌花·梅花》詩(shī):“殷勤小梅花,仿佛 吳 姬面?!薄秊in{1*1}瓶{1*1}梅詞話》第二三回:“出則錦衣駿馬,歸時(shí) 越 女 吳 姬。” 清 貝青喬 《自編軍中紀(jì)事詩(shī)》:“重見(jiàn) 吳 姬村店里,太平軍士滿壚頭。”
棹歌
亦作“櫂歌”。1.行船時(shí)所唱之歌。 漢武帝 《秋風(fēng)辭》:“簫鼓鳴兮發(fā)棹歌,歡樂(lè)極兮哀情多?!?南朝 梁 丘遲 《旦發(fā)漁浦潭》詩(shī):“櫂歌發(fā)中流,鳴鞞響沓嶂。” 元 薩都剌 《江浦夜泊》詩(shī):“棹歌未斷西風(fēng)起,兩岸菰蒲雜雨聲。”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詩(shī)》:“尚訝棹歌聞,那有市聲起?!?/p>
(2).指《櫂歌行》曲。《南史·羊侃傳》:“﹝ 侃 ﹞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蓮》、《櫂歌》兩曲,甚有新致。” 唐 駱賓王 《櫂歌行》:“相思無(wú)別曲,并在《櫂歌》中?!眳⒁?jiàn)“ 棹歌行 ”。
李群玉名句,晚蓮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