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龜且曳尾,勸公無渡河
出自宋代楊冠卿《秋懷十首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為韻》:
饑來詎堪忍,振履商頌歌。
時人不料理,政可著巖阿。
喻龜且曳尾,勸公無渡河。
一朝失腳去,寧得此婆娑。
注釋參考
曳尾
見“ 曳尾涂中 ”。
公無渡河
樂府歌辭名?!稑犯娂犯接谙嗪透柁o《箜篌引》下。四言四句,以歌辭首句“公無渡河”而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音樂》:“《箜篌引》, 朝鮮 津卒 霍里子高 妻 麗玉 所作也。 子高 晨起刺船而櫂,有一白首狂夫,披髮提壺,亂流而渡,其妻隨呼止之,不及,遂墮河水死。於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無渡河》之歌。聲甚悽愴,曲終自投河而死。 霍里子高 還,以其聲語妻 麗玉 。 玉 傷之,乃引箜篌而寫其聲,聞者莫不墮淚飲泣焉。 麗玉 以其聲傳鄰女 麗容 ,名曰《箜篌引》焉?!?/p>
楊冠卿名句,秋懷十首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為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