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樂 送童甕天兵后歸杭
倚擔評花,認旗沽酒,歷歷行歌奇跡。
吹香弄碧。
又坡柳風情,逋梅月色。
畫鼓紅船,滿湖春水斷橋客。
當時何限怪侶,甚花天月地,人被云隔。
卻載蒼煙,更招白鷺,一醉修江又別。
今回記得。
再折柳穿魚,賞花催雪。
如此湖山,忍教人更說。
翻譯和注釋
譯文
相逢讓目如從夢中清醒,吳地的風塵暗淡了目的頭發(fā),倚擔評花,認旗沽酒的娛樂依然歷歷在目。吹香弄碧的西湖,不僅有長堤外的柳樹風情,還有那勝過梅花的月色。簫鼓動地,斷橋上的游客人頭簇動,畫楫船舫,鱗次櫛人。
回憶當時何止只有俊侶,但時局已換,友人一個個風流云散。眼前國破家亡,只得過一種蒼煙為伴、鷗鷺為友的隱居生活。上次修水一醉,如今又要離別,請你不要忘記去“折柳穿魚、賞梅催雪”。如此好的湖山景色,忍不住讓人感嘆啊!
注釋
齊天樂:詞牌名。又名“臺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上下片各六仄韻。
兵后:指元兵攻破南宋都城華州以后。歸華:指回到華州。
吳塵:吳地的風塵。吟發(fā):指詞人的頭發(fā)。
認旗沽(gū)酒:化用白居易《華州春望》“青旗沽酒趁梨花”詩意。沽,買。
坡柳風情:用蘇軾的典故。蘇軾曾兩度在華州做官,在西湖中修建了一條長堤,把西湖分為里湖和外湖兩部分,并在長堤上種花植柳,建置橋亭,后來堤橋成市,歌舞鼎沸,成為西湖繁華熱鬧的場所。另外蘇軾也寫下了一些詠柳名句,如《蝶戀花·春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之類。
逋(bū)梅月色:用林逋的典故。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種梅養(yǎng)鶴,其《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千古傳誦的詠梅名句。
蒼煙:蒼茫的云霧。
修江:即修水,在今江西省境內(nèi)。
齊天樂 送童甕天兵后歸杭問答
問:《齊天樂 送童甕天兵后歸杭》的作者是誰?
答:齊天樂 送童甕天兵后歸杭的作者是詹玉
問:齊天樂 送童甕天兵后歸杭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齊天樂 送童甕天兵后歸杭是宋代的作品
問:齊天樂 送童甕天兵后歸杭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相逢喚醒京華夢,吳塵暗斑吟發(fā)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相逢喚醒京華夢,吳塵暗斑吟發(fā) 出自 宋代詹玉的《齊天樂 送童甕天兵后歸杭》
問:相逢喚醒京華夢,吳塵暗斑吟發(fā)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相逢喚醒京華夢,吳塵暗斑吟發(fā) 的下一句是 倚擔評花,認旗沽酒,歷歷行歌奇跡。
問:出自詹玉的名句有哪些?
答:詹玉名句大全
齊天樂 送童甕天兵后歸杭賞析
“相逢”,該有多少話可說 ,多少事可憶,卻是“喚醒京華夢 ”。在戰(zhàn)后京華夢,指故朝南宋的京都生活。京華夢醒,“吳塵暗斑吟發(fā)”。吟發(fā),即詞人的頭發(fā)。這兩句,飽含詞人的滄桑之慨。以下作具體抒寫 ?!耙袚比?,寫了三件令人難以忘懷的趣事:一是“倚擔評花”。宋代的風俗是人皆不戴花 ,而挑擔賣花者亦眾。當時倚靠花擔,品評著各色鮮花,一種風流趣事 。二是“認旗沽酒”。游興既高,自當有美酒助興,覓酒家暢飲 ,說不盡的風流灑脫 !三是“行歌奇跡 ”。一邊游賞,一邊吟詩,江山處處留足跡,也是風流閑雅 !“歷歷”意為一切游樂情事都歷歷如昨。
由杭州景色轉(zhuǎn)寫西湖勝景。從“吹香弄碧”“吹香”句先總寫,作者不直接寫花草樹木,而先寫其色彩與香味,便已畫出一幅花團成陣,綠樹成行的絢麗春景圖,吹、弄二字表意準確而形象,和煦的春風吹來陣陣香氣在人們面前展現(xiàn)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坡柳”典出自蘇東坡。蘇軾曾兩度出任杭州地方長官,寫出了古今傳誦的吟詠西湖的名作,并曾于西湖筑堤名為“蘇堤 ”?!皧A道雜植花柳,中為六橋九亭”說的就是蘇堤景色 ?!捌铝睏盍酪?,寫蘇堤風光旖旎,承上“弄碧 ”。林逋長住于西湖孤山,酷嗜梅花,并寫出了膾炙人口的詠梅名篇 ?!板兔贰敝渖w由其傳出。詞人在“吹香弄碧”的景物中特地拈出坡柳、逋梅,使如畫的西湖風光更富于濃郁的詩意,在柳樹、梅花和月色中 ,都融進了詩人的精神與風度,“畫鼓”三句由岸上轉(zhuǎn)寫水面。春游時人頭簇動,畫楫船坊 ,櫛次鱗比 ,簫鼓動地詞中的““畫鼓紅船,滿湖春水斷橋客”,正是對這種盛況的藝術(shù)概括。
上片寫杭州和西湖景色 ,下片筆鋒轉(zhuǎn)向人事 。
“當時”點明故事為回憶,表明一種時態(tài)。此后雖然江南之地,依舊景物宜人,但時局已換,友人一個個風流云散。“花天月地 ,人被云隔”兩句以一“甚”字領(lǐng)起悵怨之情油然而生 ?!皡s載”由“當時”寫眼前。在國破家亡之際,只得過一種蒼煙為伴、鷗鷺為友的隱居生活 。以“ 卻 ” 表明生活境遇的轉(zhuǎn)折 ,“更”,則是推進一層 。欣逢故人,舉懷暢飲,追懷往事,然而轉(zhuǎn)眼之間又要在長江邊上分手了,留戀之情引發(fā)悲傷之感。以“又別”點題,并慨嘆這次相聚何其短暫。
“今回”三句 ,推想別后之事。“坡柳風情,逋梅月色 ”的西湖勝景 ,在戰(zhàn)后還會依舊罷!在此一別,你不要忘記去“折柳穿魚、賞梅摧雪 ?!边@里蘊含一種興亡之感和家國之恨。
這是一首內(nèi)涵卻十分豐富送別詞,決非一般離情所能概括得了的。詞人把依依惜別之情和故國之思、興亡之嘆熔鑄于一爐,渾然一體。通過游樂來表現(xiàn)故國的懷念主要是景美人旺是深深銘刻在詞人心中的美好的故國形象。
- 拜訪陸處士萬卷書邊人半白,再來惟恐降玄纁。性靈比鶴爭多少,氣力登山較幾分。吟鬢漸無前度漆,寢衣猶有昨宵云。將知谷口耕煙者,低視齊梁楚趙君。
- 古鑒磨此千年鑒,朱顏清可覽。君看日月光,無求照人膽。
- 七老會詩(皎年八十八)休官罷任已閑居,林苑園亭興有馀。對酒最宜花藻發(fā),邀歡不厭柳條初。低腰醉舞垂緋袖,擊筑謳歌任褐裾。寧用管弦來合雜,自親松竹且清虛。飛觥酒到須先酌,賦詠成詩不住書。借問商山賢四皓,不知此后更何如。
- 讀張忠獻公謚冊感嘆恩視韓兼趙,名均獻與忠。禮中非不極,勛外若為同。三圣無多學,千年僅一翁。猶憐公議在,拼淚乞秋風。
- 句胡笳明月夜,漢節(jié)秋風前。此士已骨朽,此名至今傳。
- 送陳伯修察院赴闕裕陵固天縱,筆有云漢姿。嘗重連山象,不數(shù)秋風辭。龍騰與虎變,貍豹復何施。我窮真有數(shù),文字乃見知。聞君射策日,妙語發(fā)疇咨。一日喧萬口,驚倒同舍兒。豈知二十年,道路猶遲遲??嘌匀缢幨?,瞑眩終見思。屈伸反覆手,獨于君可疑。四門方穆穆,行矣及此時。
- 歐陽太師挽詞三首雄文元命世,直氣早成風。受任衰遲后,安邦反側(cè)中?;靥焐钣辛Γ枋u言功。事已身隨去,驚嗟柱石空。唐弊文初喪,書成法至今。雍容趨圣處,深切可人心。氣力知難繼,風流喜不淫。懸知公欲謝,異說勇交侵。推轂誠多士,登龍盛一時。西門行有慟,東閣見無期。念昔先君子,嘗蒙國士知。舊恩終未報,感嘆不勝悲。
- 飲酒 其三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鼎鼎百年內(nèi),持此欲何成!
- 子聿入城小硯寒生凍,孤燈翳復明。衰翁守微火,稚子隔重城。日落林無影,舟行水有聲。詩家忌草草,得句未須成。
- 寄昌化孫梅泉揮手秦稽信宿然,未行俄已兩週天。云緘尺素惟開后,雪輥雙溪恐墮前。高誼誰能似孫宰,舊題應復記蘇仙。何時布襪青鞋去,摘野芎苗古寺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