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笑山中散木,翻憐爨下勞薪
出自宋代張炎《風(fēng)入松(聽琴中彈樵歌)》:
松風(fēng)掩晝隱深清。
流水自泠泠。
一從柯爛歸來后,愛弦聲。
不愛枰聲。
頗笑山中散木,翻憐爨下勞薪。
透云遠響正丁丁。
孤鳳劃然鳴。
疑行嶺上千秋雪,語高寒、相應(yīng)何人。
回首更無尋處,一江風(fēng)雨潮生。
注釋參考
散木
原指因無用而享天年的樹木。后多喻天才之人或全真養(yǎng)性、不為世用之人?!肚f子·人間世》:“ 匠石 之齊,至於 曲轅 ,見櫟社樹……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北周 庾信 《奉和法筵應(yīng)詔》:“覊臣從散木,何以預(yù)中天?” 唐 戴叔倫 《酬贈張眾甫》詩:“野人無本意,散木任天材。” 宋 蘇軾 《題過所畫枯木竹石》詩之二:“散木支離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纏?!?/p>
爨下
(1).灶下。 元 馬祖常 《移海》詩之二:“始逃爨下厄,復(fù)脫燎原焚?!?/p>
(2).指廚房。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五:“小人即除馬通,婦括爨下,甘心矣?!?/p>
勞薪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術(shù)解》:“ 荀勖 嘗在 晉武帝 坐上食筍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炊也?!呶粗?,密遣問之,實用故車腳?!卑?,舊時木輪車的車腳吃力最大,使用數(shù)年后,析以為燒柴,故云。 宋 蘇軾 《貧家凈掃地》詩:“慎勿用勞薪,感我如薰蕕?!?清 趙翼 《哭璞函之訃》詩:“迢遞何年尋宿草,馳驅(qū)到死作勞薪。” 清 黃景仁 《雜感》詩之三:“文倘有光真怪石,足如可析是勞薪?!?/p>
張炎名句,風(fēng)入松(聽琴中彈樵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